以下文章来源于许怡然个人分享,作者许怡然
前面视频讲过游戏平台和产品公司博弈的话题,我觉得这个平衡很可能要被AI发展的这一波给打破了。咱们来分析下。
前几天在国泰君安组织的分享会上,我又说了一遍我的观点。数字文娱产品主要的六种形式:影、视、动、漫、游,小说。只有小说最特殊,因为创作成本低到几乎为零,可以一个人在家就做出来,不需要成立公司、融资、雇人。
好处是产品可以极大丰富,创意发挥不受制约,但带来的后果就是:平台权力超级大,用户很难在浩如烟海的产品中选择,而平台就拥有巨大的权力,能决定用户看到哪部作品,很难有哪个产品生产者有跟平台角力的可能性。
当前面这5种产品全都能借助AI很便宜的1个人在家就做出来的时候,强势的产品公司,靠强大的组织优势和资本优势,高品质产品构建的护城河,跟平台角力的资本,就都将不复存在。唯一还能抗衡一下的,可能是手握几个已经深入人心的超级大IP。
但未来平台会非常小心,他们会用千人千面的AI算法,让每个小群体看到的内容都不一样,而不是很大量级的用户群看到一样的内容,避免任何新出来的IP,形成万人空巷的势力,来跟自己角力。
所以我建议投资人重点投资有平台实力的公司,内容公司就优选那些手里有强势IP的,或者还有能力在AI颠覆之前再创造几个成功新IP的公司。
那有人问,现在还有机会造个新平台出来吗?Epic最近正在做自己的移动发行平台。他们在PC端已经扔了无数的钱,也没砸出来一个能跟Steam抗衡的平台。移动这边只能靠打反垄断官司,从Google Play和Apple Store生生撕开口子钻进去,我觉得非常难。光靠《堡垒之夜》那一点用户,Unreal引擎带动的开发者生态,30%降到12%的平台税优惠这几条,很难颠覆行业格局。微软财大气粗的收购战略和跨平台的Game Pass战略,目前来看也还很难奏效。
要我说,当今最大的机会肯定是:谁能最早做出来,一个人就能在家做出3A游戏的AI开发工具,他的确有可能造就一个全新的游戏平台,我们可以拭目以待。但这个机会看上去还有点渺茫。
落地一点,我觉得当前也并不是完全没有其他的平台机会,其实B站和TapTap的成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主要面向中国本土市场的平台机会,仍然非常有价值。在3A单机游戏和高品质手游全都反杀回PC的新时代大潮下,难道不应该搞一个属于中国市场的PC游戏发行平台吗?
就光看咱们这边几家视频平台,每年都要拿出来数百亿,资助拍摄影视剧,或购买影视剧版权,但基本都不赚钱,而且出海收入能力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加在一起也远抵不上人家一个Netflix。这边比较强的内容厂商,光线传媒的动画电影孵化战略,算是这个行业做的非常成功的了,跟当年盛大的“18计划”和我在巨人做的“赢在巨人”计划很类似,广泛寻找饺子、田晓鹏这样的优秀制作人,投资支持他们孵化新的IP产品,力求将多个IP组合,形成“中国神话宇宙”合力,这样的战略虽然对行业非常有益,但并不能真正对抗“黑马经济”的行业底层规律,最多运气好能搞出来几个大IP,很难形成强大的平台,不小心还是可能会被AI颠覆。
相比之下,如果能拿同样多的钱,资助国产3A游戏,完全有可能孵化出更多新的《黑悟空》、《影之刃零》出来,仅一款《黑悟空》就能帮你带来2000万用户,而Steam中国一共只有5000万用户,几家视频平台的PC视频客户端的量都是过亿的呢!想超过Steam中国真的很难吗?
按我前面的分析,这个市场中国每年有1000亿人民币的潜力,远超这几家视频网站每年的总收益。而且游戏产品出海的收入能力,更要远远大于视频。根据我前面文章的分析,这些影视公司手里还有很多适合改编成PC单机游戏的大IP,单机游戏最需要的编剧、导演、美术、世界观设定、服装、道具、动作设计、特效专家等等,可以给3A单机游戏赋能。
所以PC游戏平台绝对是一个不错的生意,也可能是行业里剩下唯一能搏一把的平台机会了,我们可以认真期待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