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丨余晖

2月19日至21日,湖南省省长毛伟明率湖南省代表团出省考察,考察的地点包括上海,江苏省苏州市、南京市。

这是湖南省代表团的新年出省“首访”。

政知君注意到,湖南省代表团行程安排十分紧凑,密集前往多家企业考察,并和德国企业代表、湘商企业家代表开展了座谈。


湖南省对企业的热烈欢迎之情溢于言表:

  • “欢迎企业前来考察湖南、投资湖南。”

  • “希望大家当好湖南的‘形象使者’和‘招商专干’,积极宣传湖南、投资家乡。”

  • “希望广大在苏湘商积极宣传、推介、发展家乡,推动更多企业布局湖南、深耕湖南。”

此次考察的背后,还有一个关键词——招商引资。


对于地方来说,招商引资是发展经济的重要手段,是经济工作的“第一抓手”,能促进产业发展、培育经营主体、带动居民增收。这些年来,各地通过招商引资,吸引了大量外部资金,也引进了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了经济发展、财政收入增加、居民生活水平提升。

湖南一直高度重视招商引资。

这两年来,湖南的“新春第一会”都聚焦了招商引资。今年2月5日的湖南“全省招商引资工作座谈会”上,湖南省委书记沈晓明说,持续把招商引资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省长毛伟明提到,迅速掀起“大抓招商、大抓项目”的热潮。

湖南招商引资,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 2024年,湖南全年合计使用外资46亿美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资10.7亿美元,增速高于全国3个百分点;制造业引资占比提升至45.4%。赴湘世界500强达212家;全省引进投资2亿元以上重大项目1390个、总投资7447.3亿。全年湘商回归新注册企业1670家,到位资金超6000亿。

不过,也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比如招商引资“内卷式”竞争、招引项目质效不高、招商引资方法不多不新、营商环境不优等。

在湖南“新春第一会”上,沈晓明说,要“着力破解”上述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近年来,一些地方招商引资的乱象曾多次被媒体报道。《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到,“规范地方招商引资法规制度,严禁违法违规给予政策优惠行为。”

这也意味着,地方的招商引资思路必须转变——要从拼财税、土地等政策优惠,转移到优化营商环境、提高服务水平上来。

无论是优化营商环境,还是破解招商引资方法不多不新问题,一个重要的抓手是借鉴先进经验。湖南全省招商引资工作座谈会提到,“广泛学习借鉴兄弟省市的经验做法”。

此次毛伟明出省考察,特别提到了“借鉴”。

在“德企之乡”苏州太仓市,毛伟明说,“要充分借鉴太仓在产业配套集聚、优化营商环境、职业技能培训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加大服务保障力度,吸引更多包括德国企业在内的外资企业投资湖南、发展湖南”。

湖南省的招商引资,已经开始从“求数量”转向了“重质量”

从毛伟明此次出省考察的情况来看,湖南的招商引资,更加注重企业与湖南资源禀赋、产业发展方向的契合,更加注重吸引新兴产业、未来产业。

比如代表团此次前往的易福门电子,是全球工业化领域中电子传感器的主要制造商之一。毛伟明说,传感器是智能制造的“千里眼”和“顺风耳”,与湖南的工程机械、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等优势产业都有着广阔合作空间。在上海华大半导体科技公司,毛伟明说,希望企业与湖南加强关键技术联合攻关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

还有一点值得一提。

今年湖南的招商引资,将更加重视引外资、稳外资工作。


德国是湖南在欧洲最大的投资与技术合作伙伴。此次省长出省考察,与中德友好协会会长、中国前驻德国大使史明德和西门子、舍弗勒、巴斯夫、博世等德国企业代表以及德国工商大会上海代表处负责人进行了座谈。

毛伟明指出,期待广大德国企业与湖南在产业链优势互补、数字化绿色化转型等方面开展更多高质量高水平的务实合作。

欢迎下载“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