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喝茶的人,茶叶肯定不是一点一点买的,一看到品质优秀的茶叶就总觉得不能错过,于是就买回家囤着慢慢喝。

绿茶、红茶、普洱茶……一家四口都喝不过来,一放就有5年之久。

扔掉吧,觉得可惜;留下吧,又担心吃坏肚子。

那这样的茶叶到底能不能喝呢?

过了保质期的茶还能喝吗?


著名的普洱茶人台湾学者邓时海曾经出版过一本《普洱茶》,在老茶收藏界被奉为经典。其中提出了一个影响老茶命运走向的观点:“茶越陈越香”。

于是不少喝茶人士,都将其奉为圭臬,甚至扩散到整个饮茶界。

但人家说的陈茶并不是单纯放置在家里的茶,而是把未经人工催熟的生茶,通过自然发酵加良好的贮藏加工,来改变茶叶本身的风味,这个自然转变的过程需要十几二十年,甚至三五十年的时间来完成。

根本不是随便放置在家中的茶叶能比得上的,不过这并不意味着过了保质期的茶完全不能喝。

过了保质期只能说明茶叶风味变差了,只要没变质那么就能喝!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林智介绍,可通过下面这三个方法来判断茶叶是否变质

1.检查干燥度:茶叶发湿、发软,可能是茶叶变质的迹象,需谨慎对待。

2.嗅闻气味:若茶叶散发出酸味或霉味,则很可能已经变质;正常情况下,茶叶应散发清新或浓郁的茶香。

3.观察颜色:鉴于不同种类的茶叶具有各自独特的色泽,如绿茶应为鲜绿色,黑茶则为深黑色,任何显著的颜色变化都可能是茶叶变质的警告信号。

茶水表面有层膜是茶脏吗?


茶饮爱好者想必都经历过这样的情景:当茶水逐渐冷却,其表面往往会浮现一层薄膜,用汤匙轻触,还能在匙面上留下一抹褐色的痕迹。

这究竟是何方神圣?

1994年,同样爱茶的英国科学家们也注意到了这一奇妙现象。

他们深入分析后发现,它不是油脂类物质,而是由空气、茶多酚以及碳酸钙离子等多种元素在茶水表层相互交织而成的产物。

如果用蒸馏水冲泡茶叶,茶膜便不会现身。

因为蒸馏水的钙镁含量低,不会触发薄膜的形成条件。

换言之,看起来脏脏的薄膜其实是有机物表面的难溶性微小颗粒,只要用普通水冲泡,它就会出现在茶杯里。

但它既不会改变茶水的风味,也不会在饮用后对健康造成任何损害。

不同人群适宜的茶不同健康喝茶有讲究


中医认为茶也是一种药,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对茶这样描述 “苦、甘、微寒,无毒”。

不过喝茶虽然能收获不少好处,但不同的人群,适宜饮用的茶有所不同!

绿茶:性寒。清热、祛湿、消脂、醒神。适宜湿热体质、心火旺、肝胆火盛等人群;不适合感冒的人群、肠胃不好的人群饮用。

红茶:性温,健脾开胃、养颜、祛脂、醒神。饮用后能暖胃、促进食欲、舒张血管、降血脂、强壮骨骼等,更适合老年人饮用。

白茶:白茶是茶类中的珍品,性寒,味甘,茶汤多呈杏黄、橙黄色等,口味清淡透鲜,有防暑、健胃提神、治牙痛、祛湿退热等功效。

青茶:又名乌龙茶,不寒不热,能消除体内的余热,让机体适应自然环境变化。同时青茶有抗炎、抗过敏、美容、抗癌、滋润肺腑、减肥等多种功效,几乎人人能饮。

黄茶:性凉至平,味甘、苦,有生津润燥、助消化、清热降火等功效,对于需要清火的人来说很适合。

黑茶:性温,味甘,归手厥阴心包经,足厥阴肝经。有疏肝安神、消食化痰、生津止渴、温暖脾胃、醒酒解毒等功效,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适合。

平常一定要养成健康的喝茶习惯,避免空腹喝茶及饮用浓茶。

另外不要喝太烫的茶,建议饭后一小时再喝茶,还要注意服用某些药物时不宜喝茶。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