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现代战争中卫星定位系统就是明亮的“眼睛”,如果美国真的切断“星链”,那么乌军是否就成了睁眼瞎?
2月21号,路透社独家披露称,美国为进一步施压乌克兰交出关键矿产资源开采权,威胁要切断对乌克兰的“星链”卫星网络服务。
显然,这是特朗普政府向乌克兰施压的一个关键措施。目的就是使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答应特朗普提出的5000亿美元稀土资源协议。
不过,对于华盛顿的威胁,基辅政府似乎并不在意。
2月23号,乌克兰国防部长乌梅罗夫信心百倍地说,乌克兰已研究出“星链”停止运行情况下的相关替代方案。
暂且不说美国亿万富豪马斯克的回应。因为马斯克随后证实,这是路透社的虚假信息。在马斯克看来,路透社与美联社一样都是极其不诚实,而且是大量虚假消息的制造者与来源地。
不过,如果这一天真的到来了。乌克兰官员所说的应对办法是什么?
众所周知,目前为止,除了马斯克旗下的“星链”,全球有四大卫星定位系统,包括美国的GPS、欧洲的伽利略、俄罗斯的格洛纳斯与中国的北斗。
假如美国切断“星链”,当然也必定切断GPS。至于我们的北斗,由于我们在俄乌冲突中秉持中立立场,因此不可能允许在战争的使用。这样一来,乌克兰只有选择欧洲的伽利略。
其实,对于乌克兰而言,无论是军队部署还是社会运转,都已经离不开“星链”。“星链”在乌军中的重大作用,首先体现在无人装备方面。
现在的俄乌冲突正在向无人作战系统转变。俄乌冲突给全球带来的巨大影响与震撼就是无人机的广泛应用。
虽然,目前双方为了减少电子干扰,都已经大量使用光纤第一视角无人机,但是由于其背后拖着一条长长的尾巴,大多时候适用于短距离作战。远程制导的无人机与导弹还是离不开卫星定位系统。
当然,由于“星链”在乌军的袭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俄军曾经威胁马斯克说要击毁“星链”卫星。
不过,马斯克心里清楚,俄方不可能这么做的。因为使用数千万美元的反卫星导弹摧毁一颗价值二十五万美元的卫星实在太过于“奢侈”。
再者说,马斯克的几天时间就可以发射一次,而且一次可以送上太空20多颗卫星。这样速度让俄方无暇应对。
唯一的办法就是黑客入侵。美国《防务新闻》曾经报道说,俄军曾数次通过网络手段攻入“星链”系统,但SpaceX的工程师迅速发现并修复了漏洞。
因此,即使美国切断“星链”与GPS定位系统,乌军不至于陷入瘫痪状态。只不过这需要时间与定位系统的重新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