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元帅里,谁与毛主席结识的时间最早呢?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反应,马上想到的就是朱德朱老总。

之所以会有这种印象,是因为秋收起义后的井冈山会师,正是朱老总率领部队在井冈山见到了毛主席,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朱、毛红军”威名远扬。

不过,这并不代表朱老总是开国元帅中最早结识毛主席的,真正第一个与毛主席见面的元帅,则另有其人。



一、

井冈山会师,发生在1928年的4月28日。

当时,距离毛主席领导的秋收起义刚刚过去半年,就在秋收起义结束的一个月后,也就是1927年10月,毛主席率领部队抵达宁冈县古城。

在这里,毛主席召开了前委扩大会议,会议主要针对对秋收起义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同时,确定了要在井冈山建立根据地等问题。

随后在当年10月,毛主席率领工农革命军自宁冈出发,一路辗转,经湖南酃县至江西遂川,最终在10月27日,抵达罗霄山脉中段井冈山的茨萍。

而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根据地建设以及稳固工作后,毛主席在次年的2月,派出代表何长工前往湘南、粤北等地。

来此处的目的,正是为了寻找朱老总领导的南昌起义部队。

1927年8月1日,既毛主席发动秋收起义的前一个月,南昌起义爆发,由于起义影响巨大,遭到了国民党当局的猛烈围攻,因此,起义军随即按照原计划一路南下。

这一路上,敌人不断围追堵截,造成起义军损失惨重,至1927年10月初,曾多达2万余人的队伍,仅剩下800余人尚在苦苦坚持。

而当时领导这800多人的,正是朱老总和陈老总。

在他们的领导下,这支队伍转战闽粤赣湘边,到了1928年年初,部队又从粤北转至到了湘南宜章境内。

恰好在当时,国民党军队李(宗仁)、唐(生智)战争爆发,这么一来,湘南一带的敌兵力就相对薄弱,因此朱老总就决定,打下宜章城,并在湘南一带发展。

很快,部队不仅成功夺取宜章,还歼灭了来犯之敌,一连串的胜利,让湘南人民斗志极为振奋,纷纷加入到朱老总的队伍之中。

到了1928年的3月,这支队伍已经发展到8000余人。

也正是在此期间,何长工受毛主席重托,从井冈山出发,一路乔装打扮与敌人斗智斗勇,历经重重磨难和危机,先后辗转经长沙、武汉、香港、广州等地,终于让他找到了朱老总。

值得一提的是,在即将见到朱老总之前,何长工还被当作“奸细”五花大绑,幸亏他碰上了当初曾经在洞庭湖时,一起做秘密工作的同乡蔡协民,这才被“松绑”。

之后,何长工正式见到了朱老总。

两人见面后,何长工把毛主席如何领导的秋收起义,以及秋收起义之后部队在井冈山一带的情况一一做了介绍,而这一番介绍下来,就让朱老总对尚未谋面的毛主席了解更深了一层。

也就是说,一直到1928年的年初,朱老总还没有见过毛主席,虽说当时两人都奋战在革命道路上,但因为各种形势的需要,也只是只闻其名而不见其人。

之后,随着湘南部队的不断壮大,自然就引来了国民党军队的反扑,当年3月底,国军多达7个师的兵力就朝着湘南一带奔袭而来。

考虑到敌众我寡,为了保存革命力量,朱老总与陈老总经过商议,决定带着部队迅速前往井冈山,与毛主席会师。

最终,在1928年4月28日,两支队伍胜利会师,也正是在这一天,毛主席与朱老总在龙江书院第一次会面。



这次会面,在我党的历史上是一个重要且伟大的历史时刻,同时也是从这时开始,“朱、毛红军”(即红四军)正式成立。

所以我们就能看出,朱老总和毛主席的第一次见面,是在1928年的4月,这其中,陈毅陈老总因为是和朱老总一起上的井冈山,所以他同朱老总一样,与毛主席第一次见面都是在1928年的4月份。

那么,彭德怀彭老总与毛主席第一次见面的时间,又是什么时候呢?

答案也是在1928年,不过与朱老总、陈老总两位比起来,彭老总就要晚上好几个月,准确的说,是在1928年的12月时,他才第一次见到了毛主席。

二、

彭老总出身农家,幼年和少年时期,尝尽了生活之苦,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也认识到,自己与千千万万贫苦人民的苦难,都是由帝国主义侵略和军阀黑暗统治造成的。

也正是由此,让他萌生富国强兵之志。

为此,在彭老总参军之初,他还特意把原名彭清宗改为“石穿”,这个名字的寓意,就是自勉刻苦读书练武,

在此之后,彭老总又进入湖南陆军军官讲武堂,毕业后参加了北伐战争,并在这期间,结识了共产党人段德昌(毛主席签发的第一号烈士证书便是段德昌)。

正是在段德昌的影响下,彭老总开始接受共产主义思想,不久后(即1927年),彭老总正式入党。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时候,彭老总就听说了毛主席的大名。

当时段德昌在向彭老总介绍共产主义思想时,不止一次提到过毛主席,而他早在1921年,就与毛主席相识了,并且,毛主席的才干和思想,深深的影响了段德昌。

所以,在成为党员前后,彭老总也是对毛主席有所耳闻。

到了1928年年初,彭老总已升任国民党军独立第5师第1团团长一职,在他与滕代远、黄公略的领导下,该团大部与湖南平江地区的游击队组建为中国工农红军第5军,并在当年的7月下旬,发动平江起义。

起义之后,红5军遭到国民党军的猛烈反扑,因此暂时退出平江县城,转战于湘鄂赣边区。

到了当年11月,由于红5军损失较大,因此经过商议,决定由黄公略率一部留在平江、浏阳一带,继续坚持游击战争,而彭老总和滕代远,则率领红5军主力(800余人),开始往井冈山挺进。

最终,在当年的12月,红5军主力突破敌人的围追堵截,成功抵达井冈山,并与红4军完成胜利会师。

自此,井冈山又多了一支劲旅,而彭老总也是在这个时候,第一次见到了毛主席。



值得一提的是,在开国十大元帅里,只有五位上过井冈山,算起来,彭老总是最后一个上井冈山的元帅,在他之前就已经有四位。

而最早与毛主席见面的元帅,便是在这四位之中,谁呢?正是罗荣桓罗帅。

三、

罗帅与毛主席同为湖南人,并且早在罗帅的学生时期,他就拜读过由毛主席主编的《湘江评论》,当时毛主席的言论和思想,都令他眼界大开。

而在1919年,当毛主席在北京发动驱逐湖南军阀张敬尧的运动时,年轻的罗帅正是长沙的众多支持者之一。

只不过遗憾的是,此时的毛主席和罗帅,尚未有见面的机会。

到了1927年9月上旬,也就是秋收起义前夕,工农革命军第1师成立,而罗帅便担任了师部特务连党代表。

随后,秋收起义打响,罗帅也参与了这个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军事行动。

只不过,由于当时队伍人数较多,作为领导者的毛主席,自然那无法每一个人都熟悉,所以在秋收起义期间,罗帅并没有机会与毛主席见面和相识。

一直到秋收起义结束后,当部队转移到文家市之际,罗帅才第一次近距离的见到了毛主席。

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毛主席开始对眼前这个戴着眼镜的年轻人熟悉起来,而在之后的工作里,注重实际、身体力行的罗帅,更是让毛主席印象深刻。

而罗帅的这种工作态度,也保持了整整一生。

正是因为如此,罗帅也成了我军在三湾改编后,最早的七个连队党代表之一,不久后,这支经过面貌焕然一新的部队在毛主席的带领下,登上了井冈山。

也就是说,罗帅不仅是开国元帅里第一个与毛主席结识的,也是第一个跟随毛主席上井冈山的。

同时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罗帅开启了他从事一生的军队政治工作,这也使得他成为了开国元帅中唯一一位政工出身的元帅。

不过,由于常年征战和操劳,导致罗帅的身体相当不好,解放战争期间,他还被确诊为肾癌。

到了新中国成立后,他的身体更是不容乐观,虽然在毛主席的关怀下,罗帅得到了最好的诊治,但由于病情恶化,最终在1963年12月16日,罗帅病逝。

逝世之前,罗帅就反复的对家人说,“我革命这么多年,选定的一条,就是始终要跟着毛主席走。”



得知罗帅这位并肩战斗的战友去世,毛主席悲痛万分,不仅亲自参加了追悼会,还写下了《七律:吊罗荣桓同志》,诗中的那句“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道尽了毛主席对老战友离世的痛惜之情。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