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紧紧围绕“以规范促发展,以品高质优服务”这个主题,狠抓安全底线,严抓日常管理,力抓师德师风,努力打造“织好‘三张网’”“抓实‘三个化’”“打好‘三张牌’”的基础教育规范管理路径,以管理提质量、以规范促品质,拉起规范管理的“安全警戒线”“质量基准线”“服务优质线”,推动基础教育规范高质量发展。

  一、织好“三张网”,拉紧规范管理的“安全警戒线”

  一是推进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筑牢“意识形态安全网”。全力推进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制发《关于加快推进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的实施意见》,组建10个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共同体,构建具有宁波辨识度的“大思政课”工作体系。

  二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夯实“为人师表督查网”。强化日常督导,以教育家精神为指引,涵养师德,表彰先进,示范引领,构建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五位一体”的师德监督体系,每年评选一批具有宁波特色的“阿拉好教师”。强化师德重点问题治理,加强警示教育,健全违反教师职业行为准则典型通报制度,对侵害学生利益、违反廉洁从教、违反法律法规等3个方面7类问题,每年开展专项整治。

  三是完善安全长效机制,织密“风险隐患防护网”。完善顶层设计,制定发布年度学校安全稳定工作指导意见、学校安全教育工作实施意见等,系统梳理并清单化落实24项安全稳定工作和18项安全教育内容。创建“一环四员”数智化安全平台,科学设置风险教导员、监测员、处置员、督察员,构建起教育系统全员、全程、全链条风险防控体系,以“快、准、狠”的工作节奏和实战化的规范流程,提高校园风险隐患闭环管控效率。

  二、抓实“三个化”,拉升规范管理的“质量基准线”

  一是教育供给优质化。普高阶段,2024年宁波市全面实施普高扩优提质和特色多样发展行动,新增优质普高学位7600个。义务教育阶段,启动教育集团质量提升行动。学前教育阶段,宁波市大力实施托幼一体化行动,幼儿园提供托位3万个。

  二是课后服务规范化。从作业管理、课后服务课程建设到专项督导再到课后服务师资薪酬补助以及教育评价,形成了完整的“课后服务”规范体系。建成市级课后服务数字化管理系统,通过“三大场景”的数字赋能,实现行政端、学校端、教师端、家长端和机构端“五端联动”,从教师考勤、学生点名、课堂反馈、巡课管理和课程评价等五大方面开展日常管理和动态监管。

  三是教育督导智能化。依托宁波市智慧教育督导系统建设,借助在线“智慧评估”架构,充分应用“对标自检、分级预警、公众服务”智慧督导功能,通过提示单、督导评估报告等形式,形成问题清单。

  三、打好“三张牌”,拉牢规范管理的“服务优质线”

  一是打好“党建引领”作风牌。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在全省率先实现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全覆盖。筑牢基层堡垒,全面优化运行机制,全员锻强先锋队伍,为加强基础教育规范管理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通过党建引领,优化教育系统工作作风,提升教育服务能力。

  二是打好“特色多样”素质牌。2024年,宁波全力打造“院士之乡”科学教育品牌,成功获批全国首批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每月举办“院士开讲啦”活动,受益人群超过1100万人次。出台《宁波市中小学体育美育“一生一技 一生一艺”实施指南》,初步建立并打造基于项目布局、学段贯通的培养体系。

  三是打好“高效便捷”服务牌。瞄准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办理常见的堵点难点问题,将入学“一件事”“多部门”“多次办”整合为“一件事”“一次办”“一网办”。持续降低随迁子女入学门槛,积极与公安等部门对接,简化报名手续流程,就近就便统筹保障,宁波接纳随迁子女人数达到30.4万。

《中国教育报》2025年02月25日 第03版

作者:宁波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 毛才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