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爱人说再见,究竟有多难?
真人综艺《再见爱人》和电影《出走的决心》在社交媒体上的爆火,又一次将亲密关系中的重重困境推向台前。在这个爱情早已并非必需品的时代,我们依然无法避开关于爱的讨论,究其原因,恰恰是我们仍如此频繁地因爱而痛苦。
有人说,每个人都渴望得到爱,但在爱里我们太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人说,婚姻不过是合作关系,没必要非得弄成爱情的样子。
《百年孤独》的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说,夫妻生活的关键在于学会控制厌恶。现在的我们什么都有,唯独没有了爱。
对爱情的透彻体悟与反思,都被马尔克斯写进中文版首度引进的经典之作——《向坐着的人指控爱情》。
超级嘴替出动,坐着的人请当心!
《向坐着的人指控爱情》这个名字,初看之下相当抽象——谁是“坐着的人”?爱情如何“指控”?实际上,此书的创作灵感诞生于加西亚·马尔克斯亲眼目睹的一场争吵。欲知详情如何,请试着在脑海中想象如下场景:
早晨——你走在街上,路过某扇窗子,看见里面有一个女人正在斥责她的丈夫。女人的话语像连珠炮,能变着花样不重复,但男人安静地陷在沙发椅中,时而像睡着了,时而又突然醒过来。
六小时后——你路过同一扇窗,惊讶地发现那女人依然没有停下来,保持着同样的姿态。男人呢?似乎已经不重要了,女人细水长流的愤怒席卷了一切。
“指控”在此刻具象化,眼前这个女性的形象似乎与无数女性重合了。马尔克斯当然不会错过这个灵感迸发的时刻,他说:
“这太奇妙了,总有一天,我一定要把它写出来。”
在《向坐着的人指控爱情》里,马尔克斯成功重现了这场漫长的独白。
故事背景设置在一对夫妻的银婚庆典前夜:一场争执之后,丈夫像没事人一样坐进沙发椅假装看报纸,妻子格拉西耶拉的思绪则飞回了从前。婚礼之日,他向她许诺的一切幸福愿景,如今只剩一地鸡毛。
人物的设定形成了更为强烈的对比。马尔克斯把所有的台词全部分配给女主人公格拉西耶拉,刻画她激烈起伏的情绪,同时把她的丈夫设置为一言不发的“人体模型”——那些不起身、不倾听、不回应的人,就像人偶一样惹人讨厌。
付出得不到感谢,诉说得不到倾听,只能在日复一日的平淡中经历感情的损耗消磨。明明是在跟活生生的人相处,为什么却比对牛弹琴还累?
好在,这一次我们拥有诺贝尔文学奖级别的“嘴替”!借女主角之口,马尔克斯替所有受过委屈的人向冷暴力高声怒斥:
“你就在那儿窝到天荒地老吧!这次我真的要走人了!”
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吵架吵不赢
拒绝“当局者迷”
从第一句控诉开始迈向救赎
电影《出走的决心》的豆瓣评论区,有这样一句万赞短评:
“姜武没有我老公演得好。”
在讨论荧幕上他人的亲密关系时,置身事外的我们总能清晰地洞见问题的本质,但更重要的往往是通过他人的样本,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我们是否也在想象中把爱情美化为了另一种模样,习惯性地忽略或忍受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矛盾?我们是否极少正视自己内心的诉求,一步步把自己拖进当局者迷的处境?
这正是《向坐着的人指控爱情》想要“指控”的核心问题。
表面的安稳与幸福往往是假象,藏在地毯下的垃圾更能揭示真实。马尔克斯选择从“争吵与冷暴力”的常见情景切入,以日常的矛盾折射出亲密关系的困境:当身边最亲密的伴侣无法提供情感支持、拒绝理解与沟通,一个女人究竟该何去何从?
从人物出场前的环境描写中,我们已经能隐约窥见剧情的走向:
最先响起的是餐盘破碎的声音。一场风暴正在酝酿,其源头是一股无法平息的怒火;
场景是有钱人家的卧室,摆着有格调的家具,但属于女主角的似乎只有那个旧衣帽架;
香烟盒到处都是,烟灰缸里满是烟头,想必她已犹疑痛苦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随后决绝果断的格拉西耶拉登台亮相,让女性再一次站在了马尔克斯作品的舞台中央。“尽管化了浓妆,但她看上去仍面色苍白,还有些颤抖。可她始终保持着绝望之人的那种漠然的克制。”
漫长忍耐即将变成彻底的爆发,今晚的格拉西耶拉,拿回了只属于自己的“大女主”剧本。哪怕比起二十五年漫长婚姻生活中的九千个日夜,眼前的这一个夜晚相当短暂;哪怕有更多的话语被木偶人丈夫轻易地拒斥,淹没在叹息与遗忘中,但第一句控诉说出口的瞬间,她已从噩梦中醒来,一点一点走向清醒与救赎:
“没有什么比一段幸福的婚姻更像地狱了!”
伴随着这句掷地有声的宣判,格拉西耶拉的心口裂开一条缝隙,二十五年间攒下的话如泉水般涌出,瞬间化为汹涌的激流席卷一切。
当曾经的“我爱你”变成了今天的“我指控你”,她认真反抗伴侣的冷漠,清楚表达自己的诉求,痛快宣泄压抑的情绪。那些男人听不见、女人咽下去的话,这一次,不吐不快!
《霍乱时期的爱情》同期佳作
马尔克斯的情感剧场
1982年,加西亚·马尔克斯捧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但优秀的作家当然不会止步于巅峰,仅仅三年后,他又交出《霍乱时期的爱情》,宣告自己笔力未减,依然能够写出完美的小说。
对爱情的探讨贯穿了这一时期的创作,马尔克斯说:“爱是我所有的作品的引擎,是我唯一的思想体系。”两年后,《向坐着的人指控爱情》成为了这个体系中的新枝嫩叶。
这一次,爱情不再是《霍乱时期的爱情》里跨越半个世纪的细水长流,不再是《百年孤独》中的错乱纠葛。爱情变成了控诉的对象,在发人深省的追问中逐渐显露其意义。马尔克斯独辟蹊径,将故事的时间跨度缩小到一个晚上,用最少的人物、最口语化的风格呈现出极为丰富的冲突效果。
马尔克斯情感剧场大幕拉开,欢迎有序落座,你将收获视觉、听觉、嗅觉全方位结合的新颖体验:
一句句台词连珠炮一般涌来,情绪的波涛一浪高似一浪;
一幕幕场景飞速切换,回忆与现实的边界不断交错;
一场跨越时空的大雪伴随着怀旧的乐声纷纷扬扬落下;
一阵越来越浓郁的玫瑰花香飘散在戏里戏外。
舞台中央的主角,当然是光彩夺目的格拉西耶拉。她的形象从一行行文字中浮现,她孤独的声音越来越清晰,她的一举一动如此真实可感。她低语倾诉,她高声怒斥,她在回忆中寻找幸福的蛛丝马迹,她越来越清楚地看见眼前的自由未来。
台下的你,看到她的一生。
你想给她一个拥抱。
对了,你说还是看不清她的脸?
去找找台上的那面梳妆镜吧,里面映出的是我们所有人的面容。
点击即可购买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