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长 3700 字,阅读大约需要 5分钟
写在前面:2024年12月9日,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主办的全国优秀中学校长办学思想研讨会在海南省澄迈县举行。工作室领衔人赵清芳做了教育思想的专题报告,并与现场的与会校长们开展了互动讨论。今日转载推文,是对现场活动内容的整理。
2024年12月9日,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主办的全国优秀中学校长办学思想研讨会在海南省澄迈县隆重举行,成都石室中学副校长、成都市石室成飞中学党总支书记赵清芳做了题为“教育: 走向‘志·趣’合一——成都市石室成飞中学从航空科技教育到‘志·趣’教育的办学实践”的教育思想报告,并与现场的与会校长们开展了互动讨论。 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的杨培明书记和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的李政涛主任对赵清芳的教育思想进行了点评。
赵清芳教育思想研讨会举行
本次研讨由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副教授王红霞担任主持人。
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王红霞副教授主持本场研讨会
赵清芳校长结合自己在成都市石室成飞中学的办学实践,将石室成飞中学的航空科技教育升华凝炼为“教育:走向‘志·趣’合一”的教育思想。围绕“志•趣”教育,赵校长从缘起追溯、内涵理解、实践探索、收获反思四大方面进行了具体阐述。
关于“志•趣”教育的缘起追溯,赵校长从他人的实践、自身的土壤两个维度进行了溯源。谈到石室成飞中学自身的土壤时,赵校长特别分析了石室中学、成飞公司、成飞中学三者的“志趣”因基。关于“志•趣”教育的内涵理解,赵校长先是对“志”“趣”“志趣”“志•趣”四组词语进行了辨析,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石室成飞中学“志•趣”教育的独特内涵,即“立报国之志、执科创之趣”。关于“志•趣”教育的实践探索,赵校长重点介绍了课程系统、活动系统、支持系统三方面的情况。关于“志•趣”教育的收获反思,赵校长从学生、教师、学校三个层面展示了“志•趣”教育给石室成飞中学带来的全面成长。同时,赵校长也提出了实践过程中关于课程、评价、课堂、文化等问题的困惑与思考。最后,赵校长用“走在开始的路上,走向深入的实践,走向期待的未来”三句话,表达了自己对“‘志·趣’合一”教育思想再实践、再深入、再升华的期待。
赵清芳校长做了题为“教育:走向‘志·趣’合一——成都市石室成飞中学从航空航天教育到‘志·趣’教育的办学实践”的教育思想报告
在交流互动环节,与会专家和校长提出了当前“志·趣”教育践行过程中的最大困难、未来“志·趣”教育践行面临的最大挑战、“趣”的内涵为“科创之趣”是否有所局限与窄化三个问题。赵校长团队结合学校实践情况,一一给予了回答。针对“科创之趣”是否有所局限与窄化这一问题,学校团队回应,将“趣”界定为“科创”之趣,主要基于学校的航空航天科技教育特色,以此为主但并非局限于此。在后续“志·趣”教育的深入践行中,学校会将“趣”的范围不断扩大,尽可能尊重学生的多元发展,但最终的“志”都将聚焦于“报国之志”。
赵校长团队与现场校长交流互动
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的杨培明书记以“志•趣•成•飞————成都石室成飞中学教育探索印象”为题,对赵清芳的教育思想进行了深度解读。杨书记从“志:热情奔放、活力向上”,“趣:有兴乐智、趣味无穷”,“成:名航红创、成事成人”,“飞:科创驱动、凌云报国”四个部分,详细解读了赵清芳“志•趣”教育“立报国之志、执科创之趣”的内涵,及其从“进阶跃升”到“迭代优化”的成飞哲学。杨书记认为,“特色课程、内外联动”是“志•趣”教育的成事之举,“实践内化、坚定志向”是“志•趣”教育的飞凡系统,“师生成绩”是“志•趣”教育的飞扬成果。最后,杨书记用高度凝练的语言,总结了赵清芳校长教育思想整体建构的基本步骤:立根子,提炼办学理念;定调子,确立发展主题;搭架子,构建体系框架;探路子,创新实施载体;亮牌子,发展特色品牌。这五大步骤的概括,既是对赵清芳教育思想建构的脉络梳理,也给所有参会校长带来了思想的启迪。
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党委书记杨培明点评发言
李政涛主任则以赵清芳校长的“教育:走向志•趣合一”为例,围绕“如何理解作为教育思想的‘志·趣合一’”、“如何表达作为教育思想的‘志·趣合一’”、“如何更好地凝练和表达‘志·趣合一’的教育思想”这三个问题,聚焦“如何理解和表达校长的教育思想”这一核心,引导全体参会校长在叩问中走向深刻的思考。在谈到“如何理解”时,李主任认为,从价值上理解,“志•趣”有其特有的教育价值和育人价值;从性质上理解,“志•趣”既是教育的本质与实质,也是教育的理想与目标;从内涵上理解,“志•趣合一”是有志的趣、有趣的志,是以志定趣、以趣润志;从思维上理解,“志•趣合一”不仅是一个概念,一种理想和目标,还是一种思维方式。在谈到“如何表达”时,李主任肯定了赵清芳校长以理论为据、以实践为据、注重关联的做法。在谈到“如何更好地凝练和表达”时,李主任提出了“更多关联整合”“更多融合通化”的建议,鼓励赵校长及在座各位校长走向教育政策、理论与实践的通化之境,走向教育思想的历史、现实与未来的通化之境,走向教育思想凝练与表达的通化之境。
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主任李政涛点评发言
研讨会视频回顾
参会校长感悟
聆听了成都市石室成飞中学题为《教育:走向“志•趣”合一》的报告,在志趣教育的体验中,我深受触动。学校依托航空科技开展的志趣教育,课程丰富多样且独具特色。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与抗挫精神,让航模成功翱翔蓝天。其教育理念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在实践中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提升了应变能力与空间感知能力。志趣教育还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航空科技领域涉及多学科交叉知识,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接触到多学科内容,并且了解到航空航天事业在国家发展乃至全球探索中的重要地位,激发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
石室成飞中学的志趣教育为学生们打开了一扇通往科技与梦想的大门,不仅培育了他们在航空科技方面的兴趣与专长,更在实践操作中锤炼了意志品质,在知识融合中拓宽了思维视野,为学生们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且多元的基础,让他们在逐梦航空的道路上勇敢前行,也为其他学校开展特色教育提供了优秀范例与深刻启示。
甘肃成县城关中学 李党政
认真聆听了赵清芳校长题为《教育:走向“志•趣”合一》教育思想报告,感悟深刻。校长的教育思想必须植根于所在学校的办学实践,赵校长紧密结合石室成飞中学航空航天教育提出她的“志•趣”教育思想,她的教育思想有根有力,实践意义重大。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真正落实需要可操作的具体路径,赵校长的“志•趣”教育思想已在石室成飞中学落地生根,她从课程开发、活动设计等方面全面渗透和全力辅助,成果丰硕。
赵校长勤学善思,勇于创新,成于实践,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感谢校长培训中心为我们搭建学习交流的平台,感谢赵校长的精彩分享。
毛坦厂中学 邹德鑫
12月9日上午,我们有幸亲历了一场教育思想的盛宴——成都石室中学、 成都市石室成飞中学赵清芳教育思想研讨会。赵清芳校长以《教育:走向“志•趣”合一》为主题,从“溯源—寻旨—践行—反思”四方面阐述了她的教育思想。她的教育思想聚焦于“报国之志 科技之趣”的“志•趣”教育,将坚定纯粹之志与妙趣横生的科技之趣相结合,帮助学生在有志趣、有发展的道路上奠定坚定基础。
赵清芳校长的教育思想,让我们深刻认识到教育的真谛不仅在于教书,更在于育人。她提出的“志·趣”合一理念,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一次革新和挑战。她认为,教育的目标是引导学生找到自己的志向,同时培养他们对该志向的浓厚兴趣,让学习成为一种自我驱动、持续进步的过程。教育的本质是点燃学生内心的火焰,引导他们追求自己的志向,同时享受学习的乐趣、兴趣。作为教育管理者,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志”与“趣”的引领下,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有用之才。
娄底市第六中学 刘竹青
石室成飞中学“志·趣”教育基于学校航空航天教育传统结合国家对创新人才的需求,以“报国之志”和“科创之趣”为特色,同学生的全面发展相结合构建育人体系。并从“课程系统、活动系统、支持系统”探索实践路径,在“学生层面、教师层面、学校层面”均带来深刻的变化与思考。
石室成飞中学在赵清芳校长的带领下,办学理念清晰,课程结构与学校实际深度融合,并且在实践中探索体系化路径。以“趣”生学习动力,以“志”生学习毅力,在课程课堂中生成学习能力,整合而成学习力,走出了特色之路,值得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学习与借鉴并反思。
四川省峨眉第二中学校 邱毅
听了赵清芳书记作的《教育:走向“志·趣”合一》教育思想以后,我一直在思考,成都市石室成飞中学成功的底层逻辑是什么?学校将各方资源进行整合,给学生提供了适宜的场景,在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的同时,将学生的志向与祖国的需要相结合,体现浓浓的家国情怀,这就是教育的魅力!
我一直在追问什么是教育?当下,我所在学校,教育的功能是什么?自己有一个若隐若现的感悟:教育是唤醒,唤醒生命的自觉?无论是兴趣也好,还是志向也罢,要走得长远,必须依靠自觉,我们要做的,就是怎么样去设置“场”,让师生在场中探究生命的意义。教育是成全,我们在努力成全每一个生命成长的时候,何尝不是得到成长的生命给我们的反馈,我们也在成长着。教育成全了他人,也成全了自己。
四川省汉源县第一中学 王剑平
校长派投稿邮箱:xzpxzzk@163.com
来源丨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
编辑丨智库君
版权说明丨校长派尊重原创,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侵权,我们会及时声明或删除。
我们在一起,可以成为改变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