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自强,原名梅秀钟,1915年出生于四川省荣县乐德镇。他的早年生活,可以说是充满了坎坷。四岁就失去了父母,随后外祖父母和舅父母也相继离世,让他成为了一个孤儿。幸运的是,邻居们伸出了援手,他们变卖了祖业房产,将一百银圆交给了中药铺的老板,用利息来维持梅自强的生活。
11岁那年,梅自强的求学之路被迫中断。药铺老板告诉他,托管的银元已经用尽,他不得不辍学,开始了艰辛的学徒生涯。每天,他都要从早忙到晚,抓药、切药、碾药,还要照顾师母的孩子,做各种家务。
师母的虐待让他的童年充满了阴影,但他无处诉说,只能独自在郊外登高望远,期盼着奇迹的出现。他甚至偷偷跑到邻村去求师学道,虽然未能成功,但这份对道家学说的向往,却在他的心中埋下了种子。
转机出现在他15岁那年,药铺老板带他去了荣县的招凤山。起初,他只能旁听,但梅自强的勤快和执着,让他逐渐赢得了大家的喜爱。官德懋祖师被他打动,破格收他为徒,并根据《周易》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为他改名梅自强。
从那时起,梅自强的人生开始发生了转变。他勤奋刻苦地研习内丹功,体质逐渐强健。为了读懂丹道典籍,他如饥似渴地学习文化知识,阅读《道德经》等经典。到了17岁,他已经能够领悟《宋儒学案》这样的深奥书籍。连续三个昼夜的坐功修炼,让他的修为达到了第四层,智慧大开,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在官师的带领下,梅自强开始四处讲学,事业蒸蒸日上。讲学之余,他还自学中医,凭借自己的努力逐渐掌握了医术,能够独立看病开方。然而,命运的波澜再次掀起,1957年,因历史原因,他含冤入狱。二十多年的牢狱之灾,并没有磨灭他的意志。昭雪恢复名誉后,他毅然投身于发掘祖国优秀文化遗产的事业中。
梅自强一头扎进了书海,研读了大量的医书、历史文献与四书五经,对内丹功展开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发掘、整理与实践。他打破了传统的清规戒律,将内丹功绝学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大众。他耗费了十年心血,编写了《颠倒之术》,详述了内丹功的理法,将九层功法的真谛公之于众。
而他与《黄帝外经》的缘分,更是一段佳话。这部传为轩辕黄帝所著、与《内经》相辅相成却失传三千多年的典籍,在20世纪80年代,被梅自强偶然觅得《外经微言》版本。
他潜心钻研,对其中暗示、隐语和比象等神秘语言进行了初步解读。他的儿子梅忠恕继承了父志,依据父亲的研究手稿与自身的研习体会,整理、增补、完善了解析部分,父子合力让《黄帝外经解要与直译》问世,使《外经》重回大众视野,弥补了《内经》的不足,纠正了其错误,极大地拓展了中医理论的范畴。
梅自强的一生,是坚韧不拔的一生,是传承与创新的一生。从受尽苦难的药铺学徒,成长为内丹功领域的中流砥柱,又为中医古籍研究立下了汗马功劳。
梅自强虽然已经离我们而去,但他的精神和贡献,将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他的故事,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去追求知识,去探索未知,去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