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澳关系刚刚有所缓和,近日又出现新的争议。沉默两天后,国防部发表声明,澳大利亚是否将再次陷入僵局?

2月23日,中国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就最近引发热议的塔斯曼海军事演习事件作出回应。

就在48小时前,三艘中国海军舰艇编队在距离澳大利亚海岸仅150海里的国际水域突然展开实弹射击训练,导致多架澳洲民航客机不得不紧急调整航线,一时间引起广泛讨论!



(⁎⁍̴̛ᴗ⚗̴̛⁎)☞意外而来的“不速之客”

2月中旬的一个平常清晨,澳大利亚军方远程雷达监控中心突然捕捉到三个异常信号点。

这三个信号正以匀速向塔斯曼海域靠近,显示出明显的编队特征。

经过紧急识别,澳方很快确认这支庞大编队的身份——这是一支来自中国的海军特遣舰队!

更让堪培拉高层震惊的是,这支由最新型主力战舰组成的编队规模空前。

其中不仅有代表中国海军最强火力的“遵义号”055型万吨级驱逐舰,还有具备远洋作战能力的“衡阳号”054A型导弹护卫舰,以及支持远海行动的“微山湖号”综合补给舰。



如此豪华的阵容,在澳大利亚近海还是首次出现!

当澳方全程跟踪监视时,这支舰队的行动却出人意料。

2月20日上午,中国海军编队在距离澳大利亚海岸线不到150海里的国际水域突然减速。

紧接着,三艘军舰迅速展开战斗队形,海面上气氛瞬间紧张起来。

不久后,震耳欲聋的炮声在塔斯曼海上空响起!



这还没完,第二天,即当地时间2月21日,这支中国海军编队在同一海域展开了第二轮实弹射击训练。

两次震撼的演习场面让这片平静的海域变得热闹非凡。

澳大利亚航空服务公司(Airservices Australia)立即拉响警报,通知各大航空公司调整航线。



包括澳航、捷星航空、新西兰航空在内的多家航空公司不得不紧急更改飞行计划。

多架原本计划从悉尼飞往新西兰基督城和皇后镇的客机被迫绕道而行。

整个澳大利亚社会一时议论纷纷,各大媒体纷纷用“史无前例”、“令人震惊”等词汇形容这次罕见的军事活动。



(⁎̴̛ᴗ̴̛⁎)☞外交战火迅速升温

消息传到堪培拉,政府高层立刻坐不住了。

正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出席二十国集团(G20)外长会议的澳大利亚外长黄英贤打破惯例,紧急要求与中国外长王毅进行双边会晤,希望中方解释军演事件。

与此同时,澳大利亚副总理兼国防部长理查德·马尔斯在记者会上发表了严厉声明。

他指出,按照国际规范,任何涉及实弹演习的军事活动应提前12至24小时发出明确预警。

而此次,澳方直到演习前才收到中方模糊的通知,不符合国际惯例。



这种突然的军事行动势必影响地区民用航空安全,马尔斯愤怒地表示。

面对澳方的强烈抗议,中国的回应同样强硬。

2月23日,中国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举行新闻发布会,严正驳斥了澳方的说法。

他强调,中国军队此次演习完全是例行性远海训练活动,严格遵守国际法和国际惯例。

“中方在演习前已经多次通过正式渠道发布了安全预警通告,澳方对此心知肚明。”

更耐人寻味的是,吴谦直指澳方此举是“别有用心”,“明知故问”,意在“蓄意炒作”事件。



(⁎⚗̴̛⚗̴̛⁎)☞暗流涌动的南太平洋

细究这次军事较量的背后,实际上是中澳关系近期复杂变化的缩影。

早在本月初的2月11日,南海上空就已经上演了一幕惊心动魄的对峙。

当时,一架澳大利亚空军P-8“海神”反潜巡逻机在南海空域进行例行巡航。

这款造价高达2.8亿美元的先进侦察机刚进入西沙群岛附近空域,就被中国空军歼-16战机强势拦截。

更令人吃惊的是,中方战机随后发射了照明弹进行警告,这在近年来的中澳军事交锋中实属罕见。



戏剧性的是,就在塔斯曼海军演爆发前的72小时,中澳两军还在北京举行了第23次防务战略磋商。

这场高级别军事对话本应是双边关系解冻的重要里程碑,会谈期间双方就“加强互信”、“妥善管控分歧”达成了一系列共识。

谁能想到,墨迹未干,双方就在塔斯曼海上演了这场“遭遇战”。



回顾近两年的时间线,中澳军事摩擦可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2023年11月,一起令人揪心的海上意外事件将两国关系推向低谷。

当时,澳方称其海军潜水员在东海某海域执行任务时因中国军舰的“不专业行为”而受伤。

这一指控立即引发了两国之间的外交风波。

仅仅半年后的2024年5月,双方又在黄海海域爆发新的争端。

当时正在进行例行训练的中国海军编队发现,澳军“霍巴特”号导弹驱逐舰的舰载直升机三次闯入演习区域,进行近距离侦察。

这种行为被中方严厉谴责为“危险的军事挑衅”。



(⁎⚗̴̛⚗̴̛⁎)☞风暴中的澳洲政坛

这次塔斯曼海军演事件在澳大利亚国内掀起了轩然大波,各路政要表现出不同的立场。

澳洲政坛围绕此事展开激烈争论,折射出该国对华政策的深层次矛盾。

一边是对华持强硬立场的外长黄英贤和国防部长马尔斯,他们公开指责中方威胁地区安全。

国防部甚至罕见地发布了中国军舰的高清照片,强调事态严重性。

澳大利亚国防学院专家也认为这是中国在测试澳方的“红线”。



另一边,总理阿尔巴尼斯的态度则较为灵活。

他在堪培拉的记者会上特意强调,中方演习完全符合国际法规定,距离澳洲海岸至少有200海里,处于专属经济区以外。

“我们要以客观理性的态度看待这一军事活动,避免不必要的炒作。”这番话立即引发反对党的猛烈批评,指责工党政府对华“软弱”。



澳大利亚国内一直存在对华政策的两派意见。

以工党为代表的务实派主张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发展对华关系,而以自由党为代表的强硬派则倾向于全面对抗。

这次军演事件无疑加剧了这场争论。

截至2月21日,中国海军引人注目的远海演习已结束,但这场发生在澳洲“后院”的军事较量远未结束。

它不仅考验着来之不易的中澳关系解冻成果,更将深刻影响澳大利亚未来的对华战略走向。



参考资料: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