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岛链”的战略瓦解
2024年12月14日,东京新闻发布厅内,即将卸任的美国国防部长劳埃德·奥斯汀面色凝重地宣布:
驻扎在琉球群岛的9000名美军将分阶段撤离,其中4000人将退往关岛,5000人则转移到夏威夷和澳大利亚。
信息来源于中华网军事2024.6.29发布
这一决定被视作美国“第一岛链”战略瓦解的标志性事件。
奥斯汀(左)
奥斯汀的决策并非偶然。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的模拟显示,一旦台海冲突爆发,解放军的东风-17高超音速导弹可以在短短72小时内摧毁冲绳基地90%的跑道和机库,使美军的空中力量瞬间瘫痪。
更令人担忧的是,东风-26“关岛快递”的射程足以覆盖第二岛链,迫使美军不得不撤退到更远的安全区域。
奥斯汀
面对中国军事实力的迅猛发展,美军不得不采取“以空间换生存”的策略。他们所谓的“风险管控”,实际上是对“拒止威慑”失败的一种委婉说法。
随着冲绳逐渐成为烫手山芋,美军开始向关岛和天宁岛等偏远基地转移后勤人员。这不仅让日本和琉球民众陷入两难境地,还迫使日本承担高达28亿美元的关岛基地建设费用。
琉球民众愤怒地质问:“美军走了,账单却要我们买单?”从二战结束至今,驻琉美军给当地居民带来的噪音骚扰和治安隐患从未间断。如今,美国想甩下烂摊子,让日本人替他们收拾残局。
美军在冲绳的军事基地
台湾前空军副司令张延廷一针见血地指出:美军撤离冲绳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大陆日益增强的军事实力。冲绳距离中国大陆沿海仅700公里,解放军的火力可以轻易覆盖这一区域。近程导弹射程达1200公里,巡航导弹和各型战机也对冲绳构成严重威胁。
台湾前空军副司令张延廷
在这种态势下,美军继续驻守冲绳无异于自取灭亡。美军的战略大撤退,暴露了美国在亚太地区面临的诸多困境。首当其冲的是“第一岛链”战略的瓦解,要知道这一战略曾是美国遏制中国的重要手段。但如今,它像一张脆弱的纸牌屋,在中国军事实力的迅猛发展面前轰然倒塌。
面对这一困局,美军不得不采取“分布式作战”策略,但这更像是无奈之举。天宁岛上残存的二战时期设施早已荒废多年,根本无法支撑大规模驻军。达尔文基地距离台海超过4000公里,战机航程成为致命短板。美军想要从这些地方展开有效军事行动,几乎是痴人说梦。
琉球群岛
更令美军头疼的是,撤退并未换来安全。解放军无人机侦察半径已覆盖第二岛链,连美军内部都对“濒海作战团”概念表示怀疑。这种化整为零的战术能否在大国对抗中发挥作用,仍是个未知数。一旦战事爆发,这些分散的力量很可能成为解放军的攻击目标。
美军声称要通过这种方式实现“重点突击”,但在中国的军事打击面前,他们恐怕连“突击”的机会都没有。
达尔文港
“太平洋重组令”
2025年1月20日,特朗普就职典礼刚刚结束,新任防长海格塞斯便迫不及待签发了“太平洋重组令”。他将琉球撤离时限从原定的2028年提前至2026年,要求首批作战部队在2025年底前完成转移。同时,他还追加了关岛扩建预算,达到120亿美元,新建12座抗炸机库和地下燃料库。
海格塞斯信誓旦旦地宣称,关岛将成为一座“不沉的航母”,然而现实情况可能让他大失所望。关岛面积仅有550平方公里,解放军火箭军的首波打击可以投射300枚导弹,覆盖全岛253个军事坐标。号称“万无一失”的“萨德”和“爱国者”反导系统,在东风-26导弹的饱和攻击面前形同虚设。
美军
更令美军头疼的是,无侦-8无人机已经实现了对第二岛链的常态化监控。这些无人飞行器像幽灵一样出没于关岛上空,甚至抵近安德森基地拍摄高清影像。美军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解放军的法眼。福建舰的服役更是给美军一记重击。这艘航母配备了先进的电磁弹射系统,经过无故障测试,具备了实战能力。舰载版歼-35战机实现了夜间起降,大大提升了中国海军的作战半径。而东风-26导弹以10马赫的速度突防,使关岛反导系统的拦截成功率降至5%以下。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这样的打击面前,美军即便退守关岛也难以获得真正的安全。第三岛链上的局势同样令人不安。055型驱逐舰编队环绕澳大利亚进行“自由航行”,向美军及其盟友发出无声警告。轰-20隐身轰炸机的作战投射航程完全覆盖第三岛链。反观美国,格鲁门公司正在收缩B-21轰炸机的组装线,引发了500名员工的抗议和不满。美国军工基地正经历一场“寒冬”,军工利益链的撕裂初现端倪。
海格塞斯
日俄矛盾激化
俄罗斯毫不客气地中断了与日本的和平条约谈判,并停止向日本公民提供免签便利。这一系列强硬举措无疑给本已处于困境的日本雪上加霜。日俄之间的领土争议悬而未决几十年,俄罗斯对“南千岛群岛”的态度越来越强硬,频繁派军队在北方四岛附近活动演习,对日本形成极大威慑。普京直接宣布开发“南千岛群岛”,甚至邀请中日韩三国共同参与,这让日本颜面尽失。
无侦-8无人机
面对俄罗斯的“当头棒喝”,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强烈抗议,但在旁人看来,这更像是被施以重拳后的恼羞成怒。日本不仅觊觎“北方四岛”的机会化为泡影,就连南方的冲绳也显示出“离心”迹象。“琉球复国运动”活动家们将在联合国会议上提出琉球问题,美日侵犯琉球人权的行为恐难再被忽视。
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军宣布撤离冲绳的决定耐人寻味。显然,美国并不想直接卷入与中国冲突,宁愿玩一场类似俄乌冲突的“代理人战争”。美国清楚,直接在第一岛链与中国开战风险太大,可能在一仗之后失去战略主动权。相比之下,利用日本、韩国、菲律宾以及“台独”势力在第一线挑衅中国,自己则在后方提供支持,无疑是更“聪明”的选择。即使最后打不赢中国,损失的也只是美国的“小兄弟”,自身损失可以控制在有限范围内。
东风-26导弹
更重要的是,一旦美国选择与中国开战,国内反战压力将成为最大问题。美军在第一线损失越多,国内反战力量越强大。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的教训告诉美国,他们承受不起国内反战势力的抗议和施压。如果美军与中国开战,驻扎在第一岛链的几万人可能一次性毁灭过半,届时国内反战势力恐怕会直接逼迫总统下台。
055型驱逐舰
面对中国的强势崛起,美国虽采取多项挑衅行动,但中国的回应丝毫不弱。美国国会通过《国防授权法案》,批准3亿美元拨款计划,声称要提升台岛防御能力。对此,中国重申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不可逾越的红线,大陆军演随时可能发动。美军自己的报告也指出,第一岛链上的美军基地面临巨大威胁,一旦开战,可能会引发一场“火海”。美军从琉球撤离标志着美国在第一岛链上丧失了压倒性优势。在中国家门口,美军妄图以琉球为据点向台海投射兵力的图谋已成泡影。台岛方面惊呼“第一岛链变天”,认为美国奉行70余年的遏华岛链战略已“失衡”。意识到第一岛链的脆弱,美国加紧在关岛布局,准备接纳从冲绳撤离的美军部队。作为美军在第二岛链的桥头堡,关岛肩负着防范中国的重任。美军在这里部署大量精锐力量,以便在需要时向第一岛链提供军事支援。然而,美国的战略调整能否扭转亚太地区的力量对比,还有待时间检验。
普京
结语
在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的大背景下,美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正在不可逆转地衰退。美军只能通过“以空间换时间”来维持其在该地区的影响力,但也暴露出美国霸权逐渐收缩的困境。与此同时,俄罗斯与日本的领土争端、琉球“独立”问题再次凸显,这些都对美日同盟构成了新的冲击。
岸田文雄
参考文献:
1. 中华网军事-2024.6.29-《撤走上万人,驻日美军大逃亡,美军认清现实:不敢在中国周边待了》
2. 金融科技速报-2025.2.22-《美国的“战略大撤退”,从琉球群岛鸣金收兵,结局已经注定了》
3. 海峡导报-2024.12.17-《“第一岛链”要变天了?美军从冲绳撤离让“台独”破防》
岸田文雄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图片来源于中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