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资料来源:《中国劫机第一案》
1983年5月5日上午,沈阳东塔机场上一架中国民航296号客机做完一切准备工作后,按照规定的时间顺利起飞。飞机起飞后,机舱的乘客们显得非常轻松,看起来这将是一趟愉快的旅程。
可令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就在不久后,这架飞机连同机上所有人,将会卷入一场影响深远的大事中。后来即便过去多年,经历这次事件的人们,仍会觉得当年发生的这件事像是一场梦一样,他们就这样阴差阳错地成了中韩两国关系破冰的见证者。
当时飞机出发后,按照指定的航线向上海飞去,起初一切都很正常,可随着飞机抵达了大连的上空,机上突然发生了变故。
两个男子拿出枪直奔驾驶舱,随后又有两名同伙与他们汇合,4人经过了一番搏斗后,直接控制了飞机驾驶室。与此同时,机舱内还有两名歹徒亮出武器,控制住了舱内的乘客与空乘人员。
短时间内,歹徒就控制了飞机,为首的歹徒名叫卓长仁,他威胁机长王仪轩,让他把飞机开到台湾。迫于压力,王仪轩不得不改变航向,一开始他故意留了个心眼,打算利用劫匪不懂飞机驾驶的特点,悄悄改变路线到朝鲜降落。
作为中国的友好国家,飞机到了那里后,这些劫匪就再也别想走了。
可就在飞机按照他的计划飞到朝鲜领空后,劫匪中有人看出了情况不对,面对王仪轩飞机没油的借口,劫匪逼迫他继续驾驶飞机往南走。
无奈之下,王仪轩只能放弃在朝鲜降落,而飞机就这么来到了韩国领空。后来飞机进入韩国,韩国方面立即发现了这架飞机,一开始他们试图与飞机联络,但并没有得到回应。
这个突发情况把韩国人也搞懵了,很多人见到飞机从北边来,以为是朝鲜空袭,后来才发现这竟然是一架中国民航客机,随着首尔等地防空警报的响起,这架飞机成为韩国全国关注的焦点。
此事也惊动了韩国总统全斗焕,他立即派战机成功控制了飞机。
机长王仪轩靠着自己出色的驾驶技术,让飞机顺利降落到了首尔附近的春川军用机场,飞机降落之后,等候多时的韩国军队就将飞机围住。
之后全斗焕立即成立了紧急事故处理小组,试图尽快搞清楚情况,就这样双方很快开始了接触。卓长仁等歹徒虽然想去台湾,但落到韩国也不是不能接受,毕竟韩国没有与中国建交,他也不担心自己的处境。
在表达了自己的诉求之后,卓长仁在韩方的劝说下,最终同意释放机上的乘客们,当然这起劫机事件也并没有出现人员伤亡。
全斗焕政府很快就搞清楚了事情原委,卓长仁是辽宁沈阳人,他与几名同伙由于犯罪,害怕被法律制裁,情急之下决定劫机逃往台湾。
卓长仁等人很快就被韩方控制,他们劫机的事情中国方面第一时间就已经知道,之后得知飞机在韩国降落,中方也立即通过各种渠道与韩方取得了联系。
此时,一个棘手的问题摆在了全斗焕面前,到底该怎么处理这起事件呢?全斗焕敏锐意识到,这是一个绝佳的契机,他决定利用这次事件,争取改变与中国的关系。
那时,高速发展的韩国急需要开发新市场,中国庞大的消费市场有着无穷的潜力,而且地大物博的中国还成为韩国产业原材料进口的最佳选择。
因此,全斗焕立即拿出了大量资金,要求盛情款待这些中国乘客。就这样,该事件迎来了又一次反转,全斗焕爽快同意了中方沟通谈判的提议,并希望中国能派代表团来首尔正式会谈。
与此同时,乘客们在韩方的保护下来到了首尔著名的沃克希尔酒店。早有准备的酒店为他们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这让惊魂未定的乘客们感到受宠若惊。
酒店内韩方还举行了民俗表演等节目,他们也很快就得知了中国代表团抵达首尔的消息。这下大家都放心了,乘客们开始安心享受这趟异国之旅,就当是出国旅游了。
中韩双方的会谈也很顺利,全斗焕政府爽快同意了将飞机与乘客都还给中国,但考虑到两国没有建交,韩方最终没有将卓长仁等人遣返回中国。
几天后,中国乘客们正式踏上了回国的旅程,酒店方面专门为乘客们准备了各类礼物,其中包括录音机与手提包等礼品。
许多中国乘客还将自己携带的香烟等礼物回赠给韩国友人,当他们到了机场后,全斗焕政府还专门为他们又准备了各类礼包,里面甚至包括许多国内都少见的电子产品,比如彩电等物件。
后来乘客们顺利抵达上海,结束了这趟梦幻般的旅程。卓长仁等歹徒事后也遭到了韩方的审判,并被驱逐到台湾。而全斗焕政府也如愿利用了这次劫机事件,实现了中韩关系的正式破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