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看演技类综艺,都觉得是一场巨大的笑话,刚刚开播不久的《演员请就位3》也是这样。

不光是演技辣眼睛,一些行业内心照不宣的规则也会让人无语到想笑。

说的就是于正新签的女演员张婉莹,出道两个月,作品为零,演戏经验为零的纯新人,竟然在节目中被评为S级,她也是该节目中首个行业初评级S级别的艺人。



据他们说,这意味着行业内没有人会拒绝她的出演。

不懂为什么一个如此浅资历的演员会被给予如此高的评级,搞得吴镇宇章子怡等导师都疑惑了。

你当然可以说这是节目组的炒作,没记错的话,在《演员请就位2》中,因出演《三十而已》中的“林有有”一角而收获一定名气的张月,也曾被评为S级。

可实际上,张月已经销声匿迹了很久,不但没能成功跻身主角行列,甚至连出圈的配角也没有了。

拿话题体质的艺人炒作更多话题,也是节目组的一贯作风了。

可退一步说,难道行业内真的就不存在这样的风气吗?答案当然是不,正是因为这些业内太了解这些潜规则,才更明白如何去制造此类话题。

张月和张婉莹或许是拿了节目组的祭天剧本,但你不能说享受了红利的她们完全无辜。



张月还好一点,好歹有个出圈角色,演技还算过得去,张婉莹就让人不知所谓了。

据张婉莹的老板于正评价,这位他新签的小花是“天选古人”,虽然不知道从哪里得出了这个结论。

显然导师章子怡也没看懂,不然她不会直接批评张婉莹身上不具备古人的能量,在仪态、谈吐甚至说台词的节奏上,都谈不上“天选古人”的定义。

至于演技就更不用说,吴镇宇导师犀利点评为“不用评价”。

回过头来再看看于正写给张婉莹的信,他所谓的“那些质疑声只是炼金炉中的木炭”,搞得好像所有对张婉莹的质疑都是不怀好意的黑水,通通都要泼向一个资历为零的稚嫩演员。

老板的力撑固然让人感动,可优越感十足的208们的盲目自信又何尝不是对影视行业,对自己观众缘的摧毁?

表面看上去,张婉莹好像都没有做错,她只是被签为了演员,听从公司安排来参加了一档节目,她凭什么被骂被围攻?

这种粉丝逻辑,有时候确实无懈可击。

但只要剖开了想一想,影视行业内有太多演技不错却缺少机会的演员,他们可能一辈子出不了头。

而那些只是因为脸长得不错,就能被于正这样的资本看中签约,有一个接一个大项目的角色等着他们来出演的艺人,他们的出现本身就是原罪。

更可笑的是,于正完全不把观众的质疑放在心上,他还要嘲讽,要优越感十足的指点。

这不禁让人想起《为有暗香来》中的赵晴,和张婉莹的经历如此一致。

同是网红,同样被于正看中,同样被硬捧,赵晴吃过的亏于正真是一点不往脑子里去。

他只是一昧制造着快餐文化,让观众囫囵吞下后就赶忙去制造下一个。

爆剧频出,但,毫无营养。



这样的事情当然不止于正自己在做,放眼望去,国内外的娱乐圈这种事都屡见不鲜。

而我们都知道,一种文化的败落一定是从对它的不敬畏开始,直到它从根里烂掉。

远的不说,我们的邻居国家韩国,KPOP文化也算名扬海外,这几年却被频嘲,直指KPOP文化没落,这是为什么呢?

B站有很多现役偶像和前辈们的对比视频,只要长了眼睛的都能看出来,同样的舞蹈,年纪轻轻的五代团跳的还没上了年纪的前辈有力道。

前辈们唱高音信手拈来,后辈的消音音频里根本连声音都不发,更别谈唱高音。

全开麦是什么东西?坐着对口型连眉头都不皱了。

以前我们崇尚舞蹈的力度,歌声的流畅,现在他们力捧长得美而且会做表情管理的漂亮孩子,哪怕他们连唱跳的基本功都不过关。



每个行业都是这样的,无论是唱跳也好,表演也好,如果失去了对这份工作的信念感,遗失了敬畏之心,那就离下坡路不远了。

就算运气使然有了些名气,又能维持多久呢?同样的运气真的会一直眷顾同一个人吗?

其实除了那些看脸硬捧的资本以外,艺人本人的问题也很大。

我不相信他们没有自知之明,而明明知道自己业务能力不过关,依然抱着侥幸心理和对名气的渴望去产出垃圾作品,一而再的消耗观众的耐心。

让观众变成看到他们就应激的“黑粉”之后,再反过来头来委屈指责观众的苛刻,义正言辞的抱怨自己被网暴。

这太逻辑闭环了,这简直就是娱乐圈流量的包装产业链。



《演员请就位》系列节目让观众看到了太多不正之风,有些人糊的有道理,有些人红的没道理。

跟导师们插科打诨的张嘉元,顶着一张整容过度的脸来演相柳的刘梓晨,有钱又有闲还非要来拼演技的霸总杨子。

怎么?演戏是什么很贱的东西吗?怎么谁都想来分一杯羹?

回顾这几年的影视作品,真的很想感叹一句,观众真的太宽容了。

但凡我们再苛刻一点,那等待这些人的绝不只是一句滚出娱乐圈。

我们想看到好的作品,希望国产影视行业能向上走,不愿意看到它被一些外在的东西打碎。

演技类综艺也绝不能只是制造话题引导舆论,不然,跟这些行业内的蛀虫也没有什么两样。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