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下午2:00,江苏2024考研初试查分通道正式开通,考生们激动的心情早就按捺不住。2月23日开始,“考研”“考研出分”“国家线”等多个词条持续在网络社交平台占据热搜,考生们紧张又期待地查询成绩,这一时刻无疑是他们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节点。脱颖而出的学霸迎来了自己的高光时刻,第一时间晒出“佳绩”欢呼雀跃,也有一些考生看到成绩那一刻,满心期待化为泡影,还有考生面对不够理想的成绩仍心存期待,纷纷发出(国家线)“求降分”的祈求。


高分考生迎来初试“高光时刻”:初试仅是“入场券” 备战复试更残酷

考生李然(化名)从24日凌晨开始就神经紧绷,坐在电脑前反复刷新查分页面,直至上午10点,成绩跳出页面——总分401分,专业排名第3。看到这个不错的成绩,他呆住了五秒,随即激动地从椅子上“弹”了起来。李然报考的是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过去的一年里,每天学习超10小时,“看到分数后的几分钟内,手抖得拿不住手机,截图给爸妈后,他们和我一样激动。”目前,他已开始准备复试,“初试只是入场券,接下来的竞争更残酷”。

在考研分数出炉后,国家线让考生们提心吊胆,尤其是一些在去年国家线边缘徘徊的考生。“342分?那我肯定没戏了!”考生小朱报考的是一所211高校的教育学专业,查到自己的分数,小朱顿时觉得眼前一黑。“前两年教育学A类国家线都是350分,我要能达线,除非国家线大降10分!”

小朱都已经做好了“二战”再次参加考研的准备,谁知道在24日当天下午,研考国家线以十分“性急”状态,比往年提前了半个月官宣。“我的天,这一波三折的心情,教育学A类居然只要341,我达线啦!”小朱给记者连续发来了好几个表示快乐的表情包,难言喜悦。

国家线“跳水”引惊呼:文学国家线暴跌14分 教育学压线考生绝处逢生

2月24日,2025考研国家线提前出炉。相较于往年,2025研考的国家线显得更加“心急”,官宣的时间提前了至少一个星期。同样让考生意外的,还有绝大多数专业的国家线分数。


记者对国家线进行整理后发现,对比2024年,2025考研国家线出现了大幅度的下跌。其中跌幅最大的是经济学专业,2025年A类323分,比2024年A类338分整整下跌15分。其次是文学类专业,2025年A类351分,比2024年的A类365分下跌14分。此外,理学A类下降14分,哲学A类下降12分,法学、教育学、历史学、艺术学、交叉学科A类均下降9分,医学A类下降11分。唯一与2024年A类平齐的是军事学,2024和2025两年国家线均为260分。

当然,成绩达到国家线并不代表复试能最终录取,还要经历复试的考验。一些院校复试成绩占比高达百分之五十。业内专家分析,如果复试成绩占比在百分之四十及以上,初试成绩的优势会被削弱,复试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初试成绩刚好擦线的同学,完全有可能在复试中逆袭。

专家解析:复试逆袭靠“综合战” 调剂勿“躺平

几家欢喜几家愁,也有一些考生与目标院校遗憾无缘。已经是第二次考研的考生陈雨晴在南京出租屋内独自面对屏幕上的经济学315分,离考研国家线差8分。“把成绩条截了又删,删了又截,最后趴键盘上哭到喘不过气”,她向记者展示了堆满考研资料的书桌,这个曾每天6点起床背书的女生,如今正在修改简历,“下午约了职业规划师,或许该和学术梦告别了。”

对于一些“擦线”考生来说,出分后的日子愈发“焦灼”。淮安考生周盛的367分恰卡在报考院校去年分数线边缘。得知可能面临调剂后,家族微信群迅速组建“后援团”,高校任教的表叔帮忙分析调剂策略,母亲则到处打听非全日制调剂情况,并嘱咐他还是复试、调剂“两手准备”。

专家表示,初试高分也不代表上岸“稳了”,为了招到更加优秀的学生,一些院校和导师近年来加强了面试环节,对考生综合素质进行全面考察,包括专业知识、思维能力、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等方面,考生要充分准备,争取给导师留下深刻印象。达到国家线的考生,如果没有达到所报考学校的复试线,还有机会通过调剂在其他院校或不同专业继续深造,考生可积极主动寻找机会,不要被动等待。同时,考研虽然是一条提升自己的重要途径,但也并不是唯一出路,同学们可以结合自己的分数和排名情况综合分析,给自己选择一条更适合的发展路径。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杨频萍 程晓琳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