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2月24日,我们已经迎来了八九天的第三天。从天气预报来看,未来几日,我们南北大部分地区,将迎来“大回暖”,尤其是南方地区,比如江南等地方气温将堪比常年四月。那么,这意味着什么呢?
八九天到,全国多地开始陆续春耕播种。
不过,老话说“倒春寒来不来,就看八九头”。在如此快速升温的情况下,今年有没有倒春寒呢?我们需要注意什么?一起来看看吧!
一、八九时节的特点
数九,又称“冬九九”或“数九寒天”,是我国民间一种计算寒天与春暖花开日期的方法。
数九的具体方法是从冬至日(即太阳直射南回归线的那一天)开始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九尽桃花开”,天气就暖和了。
今日是2月24日,我们处在数九寒天中的八九天阶段。按照数九歌谣:“七九沿河看柳,八九雁归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的唱法,这意味着,春天的脚步悄然而至,八九时节,气温回升,在南方过冬的大雁,将逐渐飞回北方。
生活在乡下的朋友,最能直观感受到这一变化。读书君身处的广西农村地区,这个时节前后,鸟儿变多了起来,叽叽喳喳地像是在“报春”,告诉农民百姓们,春天到了,要开始春耕播种了!
八九时节,有几大明显的特点:
第一,气温整体呈上升趋势,寒冷的强度逐渐减弱,白天的时间逐渐变长,阳光照射的时间增加。
第二,在物候变化方面,冰雪开始融化,候鸟北归,柳树发芽,草木萌动,早春的花争先开放。
此外,这一时节的天气多变,降雪、连续阴雨,“倒春寒”等现象也常有发生,对农业生产和生活有着较大的影响。
为此,民间总结了许多与之相关的俗语说法,比如:
- “八九七十二,猫狗寻阴地”;
- “雪落八九头,人人愁白头”;
- “寒气压八九,春寒不到头”;
- “八九下大雪,卖牛去换粮”;
- “倒春寒来不来,就看八九头”等。
二、八九时节中的俗语、农谚解读
1.“八九七十二,猫狗(儿)寻阴地”
所谓“八九七十二”,即指时间的长短,一如“九九八十一”。“八九七十二”,这里说的便是数九寒天中的八九天,从“一九”数到“八九”,过了72天。
这句俗语的意思是,到了八九这个时节,春暖花开,气温逐渐回升,猫狗等动物,也开始寻找阴凉的地方避热了。
生活在北方的朋友,可能不太了解“猫狗(儿)寻阴地”这话的意思。因为八九阶段,天气虽然开始变暖,但是寒冷依旧存在,尤其是早晚温差大。猫狗等动物,怎么可能热到要乘凉呢?
其实不然。在南方地区,八九时节,天气特别暖和时,气温可达二十几度,甚至将至三十度,中午热的时候,穿一件短袖仍可能觉得热。
当然,这句俗语,也可以说带有些夸张的成分。不过,这句俗语无非表达了一种八九时节,天气转暖,气温回升的景象。即意味着寒冬,即将结束了。
2.“雪落八九头,人人愁白头”
意思是如果八九时节出现降雪天气,那么人们为此而忧心忡忡。因为八九时节,本应该是气温回升、万物复苏的时期,如果此时出现降雪,就意味着冷空气活动,仍然频繁,气温可能会再次下降。这将对农作物的生长和收成,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3.“寒气压八九,春寒不到头”
这句俗语的意思是,如果八九时节受到冷空气的压制,那么春天的寒冷天气,可能会持续较长时间。这里的“寒气压八九”指的是冷空气活动频繁、强度较大的情况。而“春寒不到头”则意味着春天的寒冷天气可能会一直持续,仿佛看不到头一样。
这句俗语反映了八九时节,冷空气活动对春季气候的影响。如果八九时节冷空气活动频繁、强度较大,那么它可能会持续影响春季的气候状况,导致气温回升缓慢、倒春寒频发等不利现象的发生。
4.“八九下大雪,卖牛去换粮”
意思如果八九时节出现大雪天气,那么农民们可能会因为农作物受灾,而不得不卖掉牛来换取粮食。这里的“卖牛去换粮”,可以看作是一种夸张的说法。
从科学的角度上看,这是因为八九时节,已经到了春耕播种的阶段,且越冬作物处在生长发育期,如果此时出现大雪天气,那么势必会影响春耕播种,且对越冬作物造成影响。
5.“倒春寒来不来,就看八九头”
这句俗语的意思是,倒春寒是否会发生,往往可以通过观察八九时节的气候特点来预测。如果八九时节气温回升缓慢、冷空气活动频繁,那么就预示着倒春寒可能会发生。
当然,俗语、农谚只是一种经验总结,我们仍要结合实际来看。
三、那么,2025年会有倒春寒吗?
从目前的现状来看,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仍相对比较低,即便是身处广西地区的读书君,体感仍较为寒冷。
不过,按照当前的天气预测,未来一周,冷空气势力弱,全国大部地区气温回升,较常年同期显著偏高,虽然南方地区仍以阴雨天气为主。
而尤为值得注意的是,这样的“坏回暖”现象,同样可能会对我们的生活和生产造成不利影响,需要警惕。
从天气预测来看,虽然未来一周冷空气势力弱,气温回升明显,八九时节不太可能出现倒春寒现象。但根据预测,气温回升之后,冷空气势力增强,所以后期极有可能出现倒春寒现象,需要引起警惕!
我们需要提前做好相关的防范准备,最大程度降低风险和损失。如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和气象预警信息,加强农业防寒保暖措施等,如覆盖地膜、搭建温室大棚等。
此外,春季天气变化大,需要做好人体健康防护,尤其是对老人、小孩及病人等体质相对较差的群体而言。
对此,你又怎么看呢?欢迎留言分享,一起探讨~
喜欢就点个赞,转发分享吧,更多优质内容,请持续关注@读书文史。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若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