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在拜登的提议下,美籍华裔女工程师徐若冰被任命为美国国防部副部长,此事在华人圈内引发了轰动。
因为这位新任美国国防部副部长的身份,对于很多中国网友来说,颇为敏感。徐若冰的身份之所以敏感,主要基于以下三点:
一,徐若冰的祖父曾经是一位抗日英雄。
二,徐若冰曾任美国空军科学顾问委员会主席,是一位“尖端军事科学家”。
三,上任两年后,徐若冰推动了美国对台军售,出售价值6.19亿美元的战术数据链系统。
俗话说“老子英雄儿好汉”,徐若冰的祖父曾为这个国家和民族英勇奋斗,但是他的孙女为何会选择站在中国的对手一方呢?
更令人惊讶的是,徐若冰还精通尖端军事科技,专门帮美国人研究战斗机和雷达系统,被美国人誉为“F-35战机雷达之母”。然而,与上述两点相比,最受人诟病的还是她推动了美国对台军售。
众所周知,美国人向台湾出售武器,意在阻挠中国统一。他们巴不得两岸开战,但是徐若冰的父亲徐乃力显然不希望看到这一幕。
我们查阅相关资料发现,徐若冰的父亲徐乃力是一位历史学家,2003年前后,他撰写的关于近代史的书籍曾在大陆江西出版社出版,而他本人也曾多次主持两岸关系的座谈会。
然而,谁能想到,他的女儿却在帮助美国人向台湾出售武器。同样是华人加入美国国籍,同样是进入美国政府高层,之前那位特朗普对华政策的“狗头军师”余茂春已经臭名远扬。
但是徐若冰当上美国副防长后,却突然变得低调起来,后面网络上骂她的人也很少,仿佛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2023年美国对台军售事件曝光后,一些网友指责徐若冰“数典忘祖”,但是也有一部分网友认为她的做法无可厚非。
为什么在对待余茂春和徐若冰的问题上,大家的看法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呢?这还得从徐若冰的出身说起。
徐若冰的祖父名叫徐康良,据某网上公开的资料介绍,他1907年出生于浙江孝丰,毕业于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
徐康良24岁时考入国民党中央航空学校第一期,成为飞行员。徐康良聪明好学,被国民党政府选派到美国学习航空知识。
抗日战争爆发之后,徐康良回国担任国民党空军轰炸机总队副总队长、总队长,参加过多次重大战役。1945年以后,他升任空军司令、空军参谋学校院长,1949年前往台湾。
然而,在台湾,徐康良的职业并未得到充分发挥,国民党政府只是象征性地给了他一个中将的头衔,实际上他在政治活动中已被边缘化。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徐康良正式退休,同时担任“中华航空”董事。有人称他在1986年仍担任“光复大陆设计研究委员会”委员。该组织是1954年由陈诚主持成立的,专门拟定“反攻大陆方案”。
由于参与人数众多,日常活动主要是每半年开一次大会,并未发挥实际作用。到了八十年代,该组织仍沿用旧名,但是已沦为“搞笑”机构。
说完徐康良,我们再来说说他的儿子徐乃力。徐乃力1933年出生于中国,在台湾读完初中后前往美国完成高中和大学学业。
徐乃力原本打算回到台湾工作,但是当时岛内政局不稳,蒋氏正在清理一些有海外关系的“外省二代”,很多人遭到逮捕,徐乃力担心家人的安全问题,于是只能带着10岁的女儿前往美国。
后来,徐乃力移民加拿大成为一名历史学者,写了大量关于二战和国共两党的历史研究文章,还积极参与两岸关系座谈会。大致了解徐若冰祖父和父亲的生平后,我们不难发现问题症结所在。
首先,徐若冰的祖父虽然是一位抗战英雄,但是同时也是蒋介石政府的忠实追随者。从他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仍未退出“光复大陆设计研究委员会”这一点就可以看出,他虽然热爱自己的祖国,但是在政治上他站在国民党一边。
其次,徐乃力弃政从文。六十年代初,他因担心台湾的“白色恐怖”而带着徐若冰逃离台湾,所以徐若冰从小就在美国长大。
不要说徐若冰已经加入美国国籍,就算没有这回事,她心中思念的也是国民党统治下的台湾。因此,她当上美国副防长后推动对台军售也就不奇怪了。
一些中国网友在了解到徐若冰的情况后认为,她事实上已经成为了一个“黄皮白心”的“香蕉人”。在美国军界、政界和科研圈子里,像她这样的美籍华裔其实很多。
他们外表和我们一样,但是思想和认识上已经是彻头彻尾的外国人了,和我们没有什么关系。所以一个吃着面包、喝着牛奶长大的美国人,想要效忠美国也是情理之中的。
我们这个民族重感情,容易被外表欺骗。一到海外,看到一个华人长相的人就马上亲近,结果往往就会上当受骗。
华夏民族讲究的是“文化认同”,外族的人如果认同我们的文化,那我们就是一个民族;如果不认同我们的文化,就像徐若冰一样跑到外国去加入别国的国籍,那她就不是中国人。
况且徐若冰的情况和余茂春也不一样,余茂春是生在大陆长在大陆,靠着国家出钱“公费留洋”,最后却当了汉奸。
徐若冰生在台北、长在美国,她在军事科研方面取得的成就,也是靠美国提供的资源获得的。再加上出了2023年对台军售事件后,徐若冰一直行事低调,所以外界对她的批判声音就小了很多。
一个人的政治立场,确实会受到成长环境和家庭背景的深远影响。徐若冰的祖父徐康良、父亲徐乃力,都生于中国那段最为苦难和动荡的时期。
徐若冰因为自小离开中国,在美国接受教育并成长,最终选择彻底融入美国社会。我们没法要求每个人都按我们的想法去做,但作为华人,无论身处何方,都不该忘记自己的根源和文化认同。
更加不能因为个人利益,就背叛自己的民族。否则,那样的行为只会让自己在历史上留下耻辱的一笔,被无数人唾弃。
希望每一位远赴海外留学、经商的华人,都能时刻记得自己的身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出一份力。
当然,我们也应该理性看待华人在海外的发展轨迹和选择,如无必要,不需对一些华人面孔的“外国人”发起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