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的专业课每年难度不尽相同,且由于大量院校采用自命题方式,所以可比性不强,主要看学生平日的学习积累情况如何。不过考研的两门公共课颇具话题性,它们由国家统一命题,且每年不同专业都有相应的国家线。
这两年常有考生抱怨英语似乎变得越发困难了。考研英语或许是唯一一门特殊且贯穿整个考研过程的课程,需要持续复习,特别是背单词。
考研出成绩,大量考生被英一“背刺”,不过同时又传来了一个好消息
有人说从决定考研那天起,就得每天轮流背 50 个单词,把考研的几千词汇反复背诵,以防遗漏,直到考研前一天晚上都还得再背一轮。毕竟考生们都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不是外国人,要是英语考题太难,对他们确实不太友好。
但现实情况是,读研后阅读外国文献意味着对英语能力的要求陡然提高,所以考研英语不设置得难一些,反而是对考生的不负责。2 月 24 日考研成绩总算出炉。众多考生分享了自己的实际成绩,不出所料,英语一再次成为今年的低分“刺客”。
许多同学反映 30 到 40 分是普遍情况,令人感到怀疑人生。有位考生晒出自己 32 分的英语成绩,说去年背了 20 篇作文模板,没想到今年全没用上。这种集体翻车现象并非偶然,今年从考研初试结束后,大家就一直在抱怨英语难度前所未有的大,今年作文题目是一道图表分析,让人完全不知如何动笔。
而且英语难度升级的三大原因主要是,第一,题型创新,打破了原有的备考套路。比如首次在作文中引入图表对比题,学生们不光得有英语单词的储备,还得先分析出两组数据,然后不跑题地写一篇议论文。
这直接让60%的考生作文得分不到十分,总体成绩自然就难提高。第二,命题导向回归英语本质。就像一位有名的英语讲师说的,今年难度提升是个信号,强调英语的基础能力,而不是应试技巧了。
像完形填空,已经取消了常规词义辨析,转而考察大家的语境逻辑推理。要是还背模板,那肯定会手忙脚乱,被难住。第3点变化是翻译部分要求更严了,得紧密衔接考读研之后的学术研究需求,这就要求学生们得把学术术语精准翻译出来,给分也更严苛了,简单的直译已经不行了。
但与此同时,一个好消息传来,让大家松了口气
2025 年国家线在考研成绩公布后也紧跟着出来了,大家发现英语一题目虽难,但受此影响,英语一单科线普遍呈下调趋势,甚至工学的单科线在 a 区一度跌破 40 分大关,只有 35 分,要知道 2022 年的时候历史最高分还是 41 分呢,这可是连续三年来首次创下新低。
哲学 a 区 35 分,文学 a 区 53 分,医学一区 36 分,而它们对应的历史最高分分别是 45 分、56 分和 43 分。由此可见,英语一的平均分跟去年比确实下降了不少,题目难度和国家线呈负相关的这一规律,又一次得到了验证。
那未来考研英语会不会越来越难呢?同学们该咋做准备呢?其实从不少大佬的看法里能发现,难度应该会稳中有升,因为考研会越来越注重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
听说从 2026 年起,英语一可能会新增加一个听力测试板块,这感觉跟英语六级越来越像了,而且图表分析题的比例可能会提高到 30%,不过这也只是个猜测。总之英语不会莫名其妙的被削减难度,大家还是认清现实吧。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