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德国变天了。
2025年德国联邦议院选举结果出炉,和此前预测类似,左翼集体折戟,总理朔尔茨所属的社民党得票率仅为16%,创下战后最差成绩,绿党得票率最低,只有11.6%。
得票率最高的两个全是右翼政党,第一个是前总理默克尔的基民盟基社盟联合党,以约28.5%至29%的得票率胜出,第二个是最近比较火的选择党,比上次大选翻倍,获得约19.5%至20%的选票。
只可惜,虽然这两个党派同为右翼,但关系一般,尤其是在外交政策方面,两党立场有巨大分歧,未必能走到一起。未来的德国总理将由基民盟基社盟的领袖默茨担任。
在大选结束之后,默茨当即抛出自己内外政策。
黙茨表示,他将尽快和各政党谈判组建新一届联邦政府,预计2个月内完成。在对外战略上,默茨毫不掩饰对特朗普的不满,称由于美国对乌克兰的未来很“冷漠”,“德国必须重新掌握自己的命运”,而掌控自身命运的关键,就是渐摆脱对美国的依赖。
前不久,美俄绕过乌克兰和欧洲私下谈判,让欧洲国家深感不安。他们在敦促美国不要把自己排除在谈判桌外的同时,也在反思欧洲战略自主问题。
默茨表示,他对美国不再抱任何幻想,欧洲必须随时准备好应对特朗普不再履行《北大西洋公约》的协防承诺。欧洲人必须要凭借自己的力量,捍卫欧洲。
其实这也是中国一直以来对德国的期待。
在特朗普1.0和拜登任期内,中方就通过多种方式提醒欧洲推行战略自主,减少对美依赖,增强中欧关系。通过多边主义合作,在全球事务中发挥更加独立的作用。
今年2月份的G20外长会议期间,王毅外长再次明确表示,乌克兰战局直接影响欧洲的安全,因此欧洲理应发挥更大作用。
那对华关系呢,默茨上台后,中德合作是“向上”还是“向下”?这个同样值得关注。
今年1月,默茨在一场活动中,首次谈到对华政策,他对德国企业发出强烈警告,称“投资中国是一个风险很大的决定”。默茨所在的联盟党竞选纲领中也提到,希望继续保持与中国的紧密经济联系,但要减少关键领域的依赖,提高德国经济的独立性。
而在慕尼黑安全会议期间,默茨主动找上王毅外长,称联盟党高度重视对华关系,密切关注中国现代化进程,愿同中方一道,保持两国关系良好发展势头,推动德中合作取得更多成功。德国坚定支持自由贸易,支持德中、欧中深化合作,愿为推动妥善解决欧中摩擦发挥建设性作用。
两相一合计,大概可以推断出,默茨正式上任后,德国的对华政策基本是,既要在经贸领域继续合作,也要在关键领域进行竞争。这一点,从默克尔到朔尔茨,基本保持一致。
总的来说,和往届政府相比,默茨能主动站出来对美国说“不”,要求摆脱美国依赖,已经算是一个较大进步了。希望他能基于本国利益,慎重发展中德关系,将“支持德中、欧中深化合作”这句话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