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网络上可查,不涉及泄密,请知悉。

美国印度裔高管为何惨遭“大清洗”?曾经创造硅谷职场“神话”,如今却成为“毒瘤”!

2024年以来,美国企业界出现CEO离职潮。根据数据显示,罗素3000指数企业中191名CEO离职,其中74人属于被解雇或被动离职,创下2017年以来新高。推特前CEO阿格拉瓦尔、波音前CEO米伦伯格等印度裔高管的离职尤其引发关注,被解读为针对印度裔的“清洗”信号。

曾经一度占据硅谷大量科技企业CEO位置的印度裔高管,为何突然“不香了”?这主要和印度裔高管任人唯亲打造封闭圈层,以及“无下限”的将业务外包,从而产生质量隐患甚至引发事故密切相关。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波音印度裔前总裁米伦伯格,其上任后,不仅利用“多样性”政策大量招聘同族裔员工,使得印度裔员工数量从1000多人,迅速激增至近2万人,形成内部小团体排挤其他族裔,导致人才流失和创新力下降。

更要命的是将飞控软件开发等重要岗位外包给印度公司,但印度裔团队主导的飞控软件设计被多次曝出缺陷,导致2018年印尼狮航和2019年埃塞俄比亚航空等多起,波音737MAX客机空难事故。



波音为了削减成本才将核心的MCAS系统以及飞行显示软件开发等,外包给印度公司。而印度外包巨头在接收订单后二次转包,导致实际编码的小企业收入微薄,代码质量难以保障。一些外包工程师的时薪低至9美元,且多为缺乏航空航天经验的应届毕业生或临时工。

这种层层转包的恶果是印度程序员为赶工期,忽视航空航天行业的编码规范,采用个性化甚至自创的写法,导致软件系统稳定性差。



但外包团队自身缺乏严格的测试流程,导致关键漏洞未被检出也就算了。米伦伯格居然用手段让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将安全认证交由波音自己做,这种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的状况直接掩盖了严重的问题。

另外MCAS系统设计上仅依赖单个传感器数据,未设计冗余校验机制。当传感器故障时,系统会错误触发机头下压指令,导致飞机失控俯冲。波音737MAX客机的多起空难事故,都是因此造成的。此外2024年韩国空难中,起落架问题也被指向印度外包的零部件质量控制疏漏。



因此新任波音CEO奥特伯格上台后,强调回归“技术导向”的企业文化,通过裁撤1.7万名非核心员工,其中多为印度裔,以优化效率和成本。而这样的问题,之前在众多美国科技企业都有存在。封闭的"小圈子"文化以及创新乏力等问题。更是让马斯克公开批评印度裔高管"干啥啥不行"。

但印度裔曾凭借被殖民带来的英语语言优势、印度理工学院等严格的理工精英教育,以及大量移民美国的现象。产生出大量在IT、软件工程等科技领域,专业能力受到美国企业青睐的人才。IBM、谷歌等公司早期大量聘用印度裔技术骨干,这些人也逐步晋升至管理层。甚至使得世界财富500强中曾有超过10%的CEO为印度移民。



但这些印度裔高管的文化根源性问题依然存在,源于印度本土的种姓制度与阶层观念,被移植到美国企业后,很容易在管理中形成小圈子,包括提拔同乡或校友,导致团队封闭性和排挤异己。

同时由于美国社会对所谓“多元化”的要求加深,族裔标签成为人员任用的一项重要条件。还有美国自身人才断层,以及中美竞争又加剧,使美国企业警惕与中国市场关联密切的华人等族裔,而提拔和使用印度裔似乎人畜无害,却没想到最终遭受“反噬”。

看了美国印度裔高官“泛滥”带来的问题,屏幕前的你有何想说的?欢迎留言讨论!

读者朋友,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参考资料: 金融界,美媒:美国大企业经历“换帅潮”,罗素3000指数上榜企业中,已有191家公司CEO离职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07408240344555229&wfr=spider&for=pc



环球网,波音客机安全认证工作由其自身担任?美当局调查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28409414100883584&wfr=spider&for=pc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