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英国《镜报》2月21日报道,哈萨克斯坦前情报局长阿尔努尔·穆萨耶夫在Facebook上发表文章,称美国现任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在1987年被前苏联情报机构克格勃招募,代号“克拉斯诺夫”(Krasnov)!



穆萨耶夫表示,克格勃从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关注特朗普,并通过其第一任妻子伊万娜·泽尔尼科娃(Ivana Zelníčková)与他建立联系。

据称,特朗普在1987年首次访问苏联时,受到了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的接见,并在克格勃的引导下开始涉足政治。





穆萨耶夫在帖子中没有提供支持其说法的证据,但他在跟帖评论中又爆料了另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今天,居民‘克拉斯诺夫’的个人档案已从联邦安全局删除。现在该档案由普京的一名亲信私下管理。”



穆萨耶夫说,他的推断是在多年来对特朗普与俄罗斯关系的猜测中得出的,这种猜测可以追溯到特朗普1987年首次访问莫斯科。

事情要从特朗普曾经娶过一个出身于捷克斯洛伐克的美女老婆说起。

捷克斯洛伐克处于欧洲“心脏地带”,在布拉格之春后一直都有苏军驻军,特朗普一个来自资本主义国家的地产商竟然取了捷克斯洛伐克的女子,想不引起克格勃的注意都难。

因此,当特朗普的妻子给母国的家人写信抵达捷克斯洛伐捷克时,克格勃都会专门事先审查一遍。

通过信件大致拼凑出了特朗普的喜好之后,克格勃开始和他接触,并把握了特朗普的性格特点:“自恋、爱慕虚荣,对阿谀奉承的抵抗力低于海绵对水的吸收力。”



这也就有了1987年的特朗普苏联之行。

当时,特朗普不但被“戈地图”本人亲自接见,还在苏联高官的安排下和老婆“畅游”列宁格勒。

当时,身为房地产商的特朗普与苏联官员就酒店项目进行密谈,还全程享受着特殊礼遇。

克格勃《秘密人格评估手册》中关于“发展西方代理人”的策略,似乎为这场看似离奇的“潜伏大戏”巧妙地埋下了伏笔。



其实,怀疑特朗普是克格勃间谍,穆萨耶夫并不是第一人。

早在2017年,特朗普及其竞选团队就已被曝出“通俄”,据称2016年大选期间,特朗普与俄罗斯有272次“秘密接触”,比他在高尔夫球场上挥杆的次数还要多。

2019年4月,历时22个月的“通俄门”调查报告公布,结果448页纸的内容只证明了4个字:查无此人!



2017年曾短暂担任特朗普白宫通讯主任的安东尼·斯卡拉穆奇也有过怀疑:“我认为总统受到了神秘的‘控制’”。

特朗普对普京的顺从,让前国家安全顾问麦克马斯特以及前国防部长马蒂斯、前白宫办公厅主任约翰·凯利都感到困惑:他是不是真有什么把柄在普京手里?



不得不说,特朗普从商人到总统的崛起之路,与苏联解体、俄罗斯复兴的轨迹惊人地高度重合。

他对普京的公开示好,以及对乌克兰的强硬态度,都被反对者视为所谓的“克格勃遗产”。

然而,事情并非如此简单。特朗普在任内曾大规模地对美国军政系统进行清洗,并将亲信安插至FBI、财政部等核心部门。

支持者将此举称为“反腐维新”,但反对者却从中嗅到了“特工上位”的诡异味道。

倘若这些指控属实,那么这无疑将是史上最为成功的“无间道”。



《镜报》抛出这一猛料的动机引发了众人的猜测。

它究竟是为了揭露真相,还是别有用心地想要转移视线呢?

有分析指出,特朗普早年破产时曾依赖俄罗斯资本输血,而“卖钩子”的传闻早在08年前就在外网疯传,后来更是被中情局联手克格勃抹去了痕迹。

如果这则报道意在掩盖更敏感的金融黑幕,那么这场看似荒诞的“间谍剧”或许仅仅是冰山露出水面的那一角。

更值得我们玩味的是国际社会的反应。



克里姆林宫始终保持沉默,白宫则以一句“荒谬阴谋论”进行冷处理。

当特朗普笑着回应“我当上总统就是最佳反击”时,旁观者不禁想起《无间道》中的经典台词:“三年又三年,三年之后又三年!再卧底下去,我都要当老大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