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 记者 姜鑫 2025年2月20日,北京市东城区的中邮保险玖安广场。中邮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邮保险”)总经理李学军携公司管理层召开了一场媒体座谈会。这是李学军在2021年主政中邮保险以来首次在媒体座谈会上亮相。

当下,资产规模突破6000亿元、保费规模超过1300亿元的中邮保险已经撼动了“老七家”的排位,跻身大型险企的行列。

市场对中邮保险的关注不止于此,其花巨资买楼、业绩一度出现波动都曾在保险行业掀起不小的涟漪。

2024年底,有消息称中邮保险将联合中东财团阿布扎比投资局斥资108亿元投资上海市静安核心区地铁上盖物业博华广场。与此同时,除座谈会所在的中邮保险玖安广场,中邮保险还以13.6亿元的价格拿下了西安高新区核心地段的写字楼启迪中心。

中邮保险在2023年一度浮亏超百亿,在2024年则实现了百亿盈利。关于这些市场关注的话题,李学军进行了回应。

李学军担任总经理四年来,中邮保险的总资产从4000亿元增长到6000亿元。座谈会上,李学军表示:“自己和管理团队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如果给自己打分,可以打80分。”

百亿盈利的财务密码

据李学军介绍,截至2024年底,中邮保险的总资产达到了6241亿元,同比增长27%,位列保险行业前8名;保费收入为1349亿元,位列保险行业第7名,同比增长23%;净利润达到了118.2亿元,位列保险行业第6名;新业务价值(衡量寿险公司未来会计利润的先行指标和寿险公司成长性的重要指标)增幅连续三年保持在30%以上,并稳居保险行业前5名。

2023年,中邮保险交出的成绩单引起了市场关注。中邮保险披露的2023年年报显示,公司2023年累计实现保费收入1098.66亿元,同比增长20.16%;实现净利润-114亿元。

从“浮亏超百亿”到“盈利超百亿”,中邮保险如何打了业绩“翻身仗”?

李学军表示,在公司利润总额备受关注的时候,一度承受了巨大压力。2024年,中邮保险实现净利润近120亿元,也有一次性因素的影响。

据李学军介绍,利润的波动与会计准则的切换有很大的关系。李学军表示,2023年,负债端使用的是老准则,即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4号(IFRS 4),而资产端选择了新的会计准则,即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金融工具(IFRS 9)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7号—保险合同( IFRS 17),这会导致资产负债两端出现不协同。2024年,中邮保险在资产端和负债端均采用了新准则,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在同一准则下进行了计量,资产端关于计量方式的变化也会反映到利润表中。

值得注意的是,IFRS 9对金融资产的分类和计量进行了重新定义,要求根据资产的持有目的和业务模式进行分类,分为“以摊余成本计量”(下称“FVAC”)、“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下称“FVOCI”)和“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下称“FVTPL”)。当资产价格出现波动时,FVTPL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会对净利润产生较大影响。

李学军表示,2023年,中邮保险进行了资产负债匹配的重构,公司大量增加了国债、地方债等长久期固定收益类资产,拉长资产久期至近10年。2023年出现浮亏,是因为中邮保险大部分配置的是公募基金、保险资管产品等以公允价值计量的产品。在进行资产重构后,以公允价值计量的产品大幅减少。

李学军表示,2024年,公司118亿元的利润主要来自投资端的贡献,由于2023年在国债利率下行之前抓住窗口期配置了大量收益率在3%以上的债券,固定收益类资产的收益贡献了第一部分利润。会计准则的切换,对冲了2023年的部分亏损,贡献了第二部分利润(超20亿元)。2024年三季度出现的股市上涨行情以及债券牛市也使得公司的交易盘资产获得了超额收益,贡献了公司第三部分利润。

2024年,不仅中邮保险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人身险公司的整体利润也有所增长,这与会计准则的切换不无关系。李学军表示,当下不同保险公司在执行不一样的会计准则,整体对比行业的数据可能有些失真。

斥资百亿买楼后还有新动作吗?

2023年10月,中邮保险斥资42.56亿元从大悦城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子公司西单大悦城有限公司手中买下了北京昆庭资产管理有限公司100%的股权及债权,后者的主要资产为位于北京市东城区的中粮·置地广场项目。交易完成后,该广场更名为中邮保险玖安广场。

在西安高新区2024年招商引资暨项目建设大会上,中邮保险投资的西安启迪中心项目,亦作为7个重点项目之一进行了现场签约。据中邮保险最新一期偿付能力报告披露,中邮保险以100%持有项目公司股权的方式投资邮保玖安(西安)置业有限公司,已累计出资11.17亿元。

短短两年时间,中邮保险已经投资了北京、西安、上海三个城市的三个核心地段的不动产项目。

在房地产行业进行调整的周期中,中邮保险缘何逆势加码不动产投资?

李学军解释说,中邮保险是采用股权投资的方式进行了不动产投资,持有的不动产交易余额规模不到100亿元,占公司总资产的1.6%左右。

李学军坦言,虽然目前并非投资不动产的最佳时期,但公司需要弥补没有不动产投资的短板。“监管在做最低资本计量时,要求对资产进行分散投资,商业不动产是保险行业投资的领域之一,但在2023年以前,中邮保险的不动产投资余额为零。当下公司资产结构短板已经得到弥补,在一段时间内达成了不动产投资目标。”他说。

李学军表示,核心地段的核心不动产项目投资收益基本确定且具有长期发展潜力,目前来看,这些项目的净运营收益可以达到4%左右,完全可以覆盖负债成本。

座谈会上,李学军还谈及了2025年的经营目标。

李学军表示,由于2024年业绩有很多一次性因素带来的利润,2025年净利润可能会出现波动,利润规模会回到70亿元左右的水平。

长期利率的变化给人身险公司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不少保险公司都进行了经营战略调整,不再追求保费规模,而是强调资产负债的久期匹配。具体做法上,不少保险公司一方面优化投资结构,提升投资能力,另一方面持续优化负债端结构。

中邮保险也不例外。李学军透露,2025年,中邮保险在保费目标上是超过1500亿元,实现个位数增长,新业务价值的目标是超过100亿元。由于缺乏长久期资产的匹配,目前保险行业正在进行负债端减久期操作。由于资产负债匹配存在缺口,30年期国债和50年期国债深受险资青睐。投资端面临的“资产荒”问题也在加剧,不少公司在A股和港股大范围举牌也是出于这一原因。

2025年,保险行业的经营仍然充满挑战,但对于目前保险资金可能加码的资本市场,中邮保险表示乐观。“在目前阶段,我们认为中国经济开始体现出周期性见底回升的态势。虽然回升过程会经历较长时间,甚至国外需求方面的变化还会带来波折的状况,但方向是比较明确的。其实,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我们就在加大权益资产的投入,最初可能会计入FVOCI类资产中,今年开工以来,会更加重视FVTPL资产的配置。”中邮保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临时负责人、副总经理张戬表示。


姜鑫经济观察报记者

金融机构新闻部资深记者
关注证券、新三板、保险行业与上市公司相关领域。擅长深度报道。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