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于泊升
近日,济南今年首条小巷公交——541路正式开通,连接解放桥与洪家楼,打通了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
自2023年初首条小巷公交线路——“红墩墩”正式亮相以来,济南公交小型化的发展趋势愈发明显。目前,济南已经累计开通小巷公交25条,日运量达到2.3万余人次。这些小巷公交以其便捷、灵活的特点,深受市民喜爱。
算“经济账”
也念“服务经”
随着小巷公交不断增多,不少市民感到疑惑:济南为何部署这么多小型公交线路?
记者采访了解到,济南部署小巷公交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为了填补部分区域公交空白;另一方面是适应目前的公交交通发展趋势。
济南公交有关工作人员介绍,济南的老城区部分街道较为狭窄,大型公交车难以通行,传统10多米长的车辆在小街小巷无法正常运行。而小巷公交车身只有6米长,仅比SUV等私家车长1米,它以其小巧灵活的车身,能够轻松穿梭于传统公交无法触及的街巷之中,真正实现公交微循环。相较于传统公交车,小型公交车运营线路更加灵活,能够提供短程出行服务,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
同时,现代城市居民对于出行的便捷性、舒适性有着更高的要求。小巷公交以其小巧的车身、灵活的线路和便捷的停靠方式,满足了市民个性化、多样化的出行需求。特别是在一些相对偏僻的地方,小巷公交起到了弥补常规公交服务不足的作用。小巷公交虽小,但其内部配置齐全,设有多个座椅和USB充电口等设施,为乘客提供了舒适的乘车环境。其票价仅为1元,且执行公交IC卡优惠政策,使得市民出行成本进一步降低。
此外,随着济南地铁网络的不断完善和私家车的增多,公交车的客流量在一定程度上呈现下降趋势。在客流量不大的情况下,使用小型公交车可以节省资源。同时,小型公交车的购买和使用成本相对较低,有助于降低整个运营成本。
从家门口就能坐上车
小巷公交渐成城市新风景
济南部署小巷公交的这两年,为市民解决了哪些问题?
“小巷公交开通后,孩子从家门口就能坐上车,坐9站车再步行200米就能到学校,全程仅需20多分钟。”家住济南CBD片区的市民孙先生说,小巷公交的出现,极大地缩短了出行时间,提高了出行效率。
除了方便市民日常出行,小巷公交还串联起了城市的文化与商业场所,成为展现济南城市魅力的新窗口。
以577路小巷公交为例,这条线路不仅填补了贡院墙根街、县东巷、按察司街等历史名街的公交空白,还串联起了超然楼、芙蓉街、宽厚里等“网红”打卡地。乘客们在这条公交线路上,可以领略济南的历史韵味与现代都市的活力。同样,508路公交线路的开通,也巧妙地将西市场、中山公园、济南老商埠和大观园等繁华的商业与文化场所串联在一起,让市民游客能够轻松体验“City Walk”的乐趣。
小巷公交的开通,不仅解决了市民出行的实际问题,更在无形中提升了城市的形象和品质。这些红色公交车穿梭于城市的各个角落,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们不仅展现了济南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深厚底蕴,更彰显了这座都市的活力与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