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滚长江东逝水》是由明代文学家杨慎作词,谷建芬作曲,杨洪基演唱的《三国演义》片头曲。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热播的84集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一度红遍大江南北。特别是这首片头曲,可以说那时的大街小巷,人人都会哼两句,一点都不为过。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卷首词,为明代嘉靖朝翰林学士杨慎所作,但一直被认为是小说作者罗贯中所写。最早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嘉靖本)是没有这卷首词的。直到毛宗岗父子校订评点这部小说时,才加了这首词,《三国演义》大普及,产生大影响后,遂误讹为真。
杨慎(1488—1559),是诗、词、曲无一不精的明代文人。他在写这首气势雄浑、潇洒从容的词时,受到了两位前辈的影响。一位是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另一位是辛弃疾的《念奴娇.登建康赏心亭,呈史留守致道》。这两首千古绝唱,最能点透大浪淘沙这谁也扭转不过的历史规律。
所以,杨慎在收尾处,将数千年来发生在这块土地上的盛衰兴灭、风云变幻、沧桑代谢、人间万象的中华民族历史全过程,统揽笔下,用“笑谈”二字一语道破,不能不说是一篇发人深思、启人悟解之作。
“怀古”也好,“吊古”也好,“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也好,都是对于“江河万里流日夜”、“大浪淘沙无尽时”的历史回顾。这是谁也不能逾越的大浪淘沙的规律,历史,永远是这样一浪一浪地奔流不息。过去的,也就过了。但有一点须清醒,你伟大也罢,你圣人也罢,你不能逆历史潮流而动,否则,搞不好也会翻船,成为历史罪人。
进入现代化的今天,人们应该明白,生活的乐趣,人生的追寻,思想的锋芒,对于世界的视角,对于历史的评价,不同年龄段的人,会有不很一致的观点,更有绝不一致的做法。
我们应该想得通,到了这把无欲无求的年纪,到了回忆超过想像的年纪,到了坐在看台上看球场中人角逐的年纪,到了闲云野鹤自己支配自己的年纪,大可坐下来,从历史洪流的大浪淘沙过程中,觅得一知半解,点滴心得,便算不虚度一生了。
哪怕是假语村言,贻笑大方,痴人说梦,笑掉大牙,又有何妨,横竖不就是“笑谈”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