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在中国发展已近10年时间,2016年及之前的第一批车主使用的电车都已达到8年的质保年限,这部分车主都已到了换车的时候,不过这些车主如今开始为换车还是换电而愤怒,因为无论哪种方式,都将付出巨大的成本。
国内的电车设计寿命据称达到15年,但是由于电车的电池特殊性,电池可无法确保汽车能使用这么长的时间,普遍认为电池衰退超过20%,电车使用体验就大幅下降,更换电池已是必然选项。
然而由于电池技术的局限,以及车主使用的习惯等,电池的衰退速度远超预期,此前有车主就表示一些混动电车(插混和增程)使用仅3年左右就可能衰减两成,原因是早期这类车的电池偏小,部分甚至只有50公里,车主平常频繁充放电,导致电池的循环寿命迅速消耗,加速电池的衰退。
车主的使用习惯也会加速电池的衰退,平时喜欢急加速和开快车都可能导致电池加速衰退,因为在那种情况下,电池往往会以极限方式供电,导致电池的衰退加速;电车所采用的大多是锂电池,锂电池长期不用也可能会加速衰退,它需要如宠物狗一样,经常使用确保电池的活性,笔者的无人机有一年多时间没有使用,如今它的锂电池就已无法充电。
高温和低温也会对电池造成影响,特别是高温对电池的影响非常大,这也是为何电车企业需要为电池搭建冷却系统,以免在夏天的高温天气下影响电池性能;此外过度充放电也会对电池的性能产生影响,这种种原因都对电池的衰减造成影响。
由于电池衰退的特性,其实许多车主使用4-6年时间就已更换车辆了,而对于频繁用车的网约车来说,往往是3年时间就得换电池或是换车了,而这些换车或换电的车主都遇到了巨大的烦恼,甚至因此而异常愤怒。
有网约车司机就说使用30万公里后,电池就已严重衰退,更换电池的价格高达8万元,而一辆新车价格只要10万左右;如今这些使用8年时间电车车主就遇上了这个问题,更换电池成本非常高,而他们试图到二手市场出售车辆,二手车商则大多表示不愿收购,愿意收购的也只愿意给几千块。
如此情况下,意味着这些车主购买电车就如购买消费电子产品,使用多年之后几乎没有剩余价值;这与燃油车使用10年后仍有数万块的剩余价值,从而降低换车成本有很大的差异,因此这些车主如今都认识到电车所谓的省钱,平时省的电费根本就无法弥补换车时与燃油车的换车成本差距。
随着公共充电价格的上涨,如今的电车车主的能源费用也在上涨,广州市区的公共充电桩普遍每度电的价格都已达到1.5元左右,电费成本已增加到每公里超过2毛钱;保险费也在上涨,2023年的数据就显示电车的保险费比燃油车高出两成以上,2024年保险行业的电业业务仍然亏损超过50亿元,意味着电车的保险费还将再度上涨,电车的所谓省钱已成为过去,它的使用成本已快与燃油车差不多了。
面对如此境况,不少电车车主在换车时都换购燃油车,毕竟燃油车比电车有太多的便利了,加油时间只要3-5分钟,跑长途完全没有续航焦虑,而对于用车不频繁的家庭来说,燃油车无需经常遛车,燃油车长期停放也没啥问题,这都是燃油车优势。
笔者认为今年很可能是电车和燃油车的决战之年,因此今年可能也是汽车价格的低谷,一旦燃油车和电车的竞争结束,汽车的价格将会再度上升,因此今年应该是最适合购车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