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先生反映,最近他发现,丈母娘花好几万买了一张床垫,合同金额2万多,但据丈母娘说总共花了5万多,这床垫号称睡了有各种好处。方先生邀请记者拆开床垫一起研究,主材居然是厚厚的泡沫板,还有一些所谓的“能量模块”。
(2月24日《映象网》)
这个床垫,到底是花了2万元,还是花了5万元?其实并不是主要的问题了。主要的问题是,这个所谓的“养生床垫”到底能不能养生?到底能不能治病?从报道来看,拆开之后是泡沫和所谓的“金银能量模块”,这些能量模块哪来的骗人的能力?
随着人们对于健康的重视,涉及促进健康的产品越来越火爆,尤其是出现了“养生床垫”“治病床垫”。媒体曾经曝光过上海的一起案例。上海的王老伯是一家养生馆的客人,推销人员声称“躺着就能保养身体”,不仅能消炎杀菌,还能治疗糖尿病、心脏病,把它买回去,相当于“把医院搬回了家”。结果2万多元买的床垫,用后没有什么感觉。
首先来说,我们理解一些老年人的健康诉求。越是年龄大了,越是希望健健康康、长命百岁,甚至是想“向天再借500年”。但是,期待健康、期待长寿不能失去了理智。最起码要尊重自然规律,要尊重科学伦理。一个最浅显的道理是,有的疾病,连医生都束手无策、没有办法,只是依靠“躺在床上”就能治好?睡在床垫上,就能血压不高了,血脂不稠了,糖尿病也没有了,甚至是癌症也好了?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而现实生活中的骗局往往就是这样,他们抓住了老年人“向天再借500年”的心理,摇唇鼓舌、混淆视听,将一个个普通的床垫,包装成“包治百病”的“神垫”,声称躺在上面,就能“吃嘛嘛香”,就能“疾病全消”。固然,这个过程中,失去理智的老人是有错的,以至于就连骗子都笑着说“不是我们太高明,是骗子不够用了”。但是,问题是更有错的是骗子。
类似的包治百病的床垫,一再出现,一次次把老人“骗倒在床垫上”,如此骗局何以长命百岁,何以阴魂不散?只是因为“老人的钱太好骗”?其实,作为主管部门、监管部门也是需要反思的。市场监管不能上演“躺平”!
既然“养生床垫”“治病床垫”一再出现纠纷,监管部门就不能“躺在床底下”,而是需要进行严格的查处。一个方面是,要看看他们的床垫真的能治病吗?真的能养生吗?如果涉及虚假宣传,如果涉及坑蒙拐骗,那就要拆开天价床垫的真相。养生床垫拆开是泡沫,监管部门“不能躺平”。记者都能拆开看看,监管部门不能拆开看看?拆开验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