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硬派SUV市场,“方盒子”已经成了流行趋势,坦克300、方程豹、猛士等国产新能源硬派SUV占据了主流。而本田,这个曾经以燃油车技术闻名的品牌,能否在这个细分市场找到自己的机会?

现在,本田Passport,这款在北美市场成熟多年的SUV,被不少车迷寄予厚望——3.5LV6自吸发动机、10AT变速箱、i-VTM4智能四驱系统,全套硬件看上去相当硬核。

但问题来了:如果它真的国产化,面对坦克300、丰田汉兰达这些劲敌,它能否站稳脚跟?



今天,我们就来深度解析这款车,看看它是否值得期待。

本田Passport的设计语言很有美式SUV的味道,方正的车身、宽大的中网、厚实的保险杠,再加上硬朗的车身线条,一眼看过去就有种硬派越野的气场。

相比坦克300、猛士这样的纯硬派越野车,Passport的风格更偏向城市轻越野。



它没有采用非承载式车身,而是保持了承载式结构,这意味着它的公路行驶表现会更好,但在极限越野情况下,可能就没有坦克300那么硬核了。

如果未来国产化,外观上可以进行一定调整,比如增加外挂备胎、侧爬梯、车顶探照灯等,让它的“探险气质”更加符合国内消费者的需求。

在动力系统方面,Passport搭载了一台3.5LV6自然吸气发动机,最大功率289马力,峰值扭矩355牛·米,匹配本田的10AT变速箱,再加上i-VTM4全轮驱动系统,账面数据相当亮眼。



相比之下,国内主流SUV大多采用2.0T发动机,而本田这台3.5LV6无论是动力储备、平顺性,还是高速巡航时的NVH表现,都有着一定的优势。

但问题也很明显: 1.排量税过高——3.5L排量在国内直接导致购置税成本上升。 2.油耗较高——在国内油价“9元时代”,3.5L排量的油耗让不少人望而却步。

如果未来国产化,最现实的方案就是换装2.0T+混动系统,既能降低购置成本,也能提升燃油经济性。而且本田的混动技术本来就很成熟,如果推出PHEV版本,还能蹭上绿牌红利,吸引更多用户。



进入车内,Passport的内饰延续了本田一贯的简洁实用风格。相比国内新能源SUV动辄双联屏的“科技感狂飙”,它的设计显得有些保守。

但本田的强项一直是空间利用率,Passport在这点上依然保持了传统优势。对于喜欢大空间的家庭用户来说,它的后排和后备箱空间都值得肯定。

如果要国产化,建议在配置上进行以下升级: ✔智能座舱:搭载HondaCONNECT4.0车机系统,优化语音交互体验;



豪华用料:增加Alcantara饰板、真皮座椅,提升高级感; ✔舒适性配置:无线充电+全景天窗,增强竞争力;

音响系统:升级音质,迎合国内用户对听觉享受的需求。

如果这些配置补齐,哪怕比不上国产新能源SUV的“科技战”,至少不会让人觉得落伍。



在北美市场,本田Passport的起售价大约是4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8.9万元)。如果未来引入国内,定价无疑是最大的挑战。

假设国产化,合理的定价区间应该在20-25万,否则它将直接面对坦克300、方程豹、猛士等新能源硬派SUV的竞争。而这些国产新能源SUV不仅动力强、配置高,还能蹭上绿牌红利,成本优势明显。

Passport如果想要突围,最好的策略就是:走“轻越野+高实用性+合理价格”路线,在20万级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坦克300(2.0T+8AT,非承载式车身,全地形模式) ✅丰田汉兰达(2.5L混动,家用取向,舒适性更强)

如果Passport未来国产化,它的定位应该介于坦克300和汉兰达之间——既不像坦克300那么“硬”,也不像汉兰达那么“家用”,更像是一款兼顾城市通勤和轻越野的SUV。

但问题是,国内用户如果真的想要一辆“轻越野+方盒子”SUV,坦克300的品牌认知度已经很高,而且新能源版本的坦克400也即将上市,到时候Passport的市场空间会被进一步压缩。

✅优点:

3.5LV6+10AT,动力平顺,机械素质优秀; ✔全时四驱+i-VTM4,轻越野能力不错; ✔车身方正,空间利用率高,实用性强。

❌缺点:

3.5L排量油耗高,排量税成本大; ✘内饰科技感一般,需要升级; ✘价格如果过高,竞争力堪忧。

如果你喜欢方盒子SUV,又不想开太硬派的坦克300,Passport未来国产化后,或许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最终能不能成,就看本田愿不愿意在动力和定价上做出妥协了。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本田Passport真的以20万级的价格引入国内,你会选择它,还是继续等新能源硬派SUV?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