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2月24日,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从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苏州北站综合枢纽工程开工活动在苏州市相城区举行,标志着项目建设正式启动,建成后将打造成为集“站城融合、产城融合、环境融合、文旅融合”于一体的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


苏州北站设计效果图 苏州北站综合枢纽工程位于苏州市相城区高铁新城核心区域,东至澄阳路,西至水景路,南至既有京沪高铁站房,北至西公田路,涵盖苏州北站站房工程及改扩建配套工程两大核心项目。站房工程采用地上四层、地下三层的立体化设计,地上主体自上至下分别为高架候车层、国铁站台层、国铁出站层、城市地面层,局部设置夹层;地下主体主要为地铁换乘站厅、地铁站台、城市通廊及配套社会停车场;总建设规模达80.16万平方米,其中新建站房建筑面积约17万平方米,设计最高集聚人数10000人,计划2027年底与通甬高铁同步投入运营。

南侧光谷客厅设计效果图 作为既有京沪高铁、在建通甬高铁、规划中的如通苏湖城际铁路(江苏段)的共建车站,改扩建后的苏州北站将形成10台24线站场规模,并预留2台4线发展空间。其中,京沪高铁场2台6线,通甬高铁场4台10线,城际场4台8线。

为强化城市公共交通支撑,打造绿色低碳的枢纽集散模式,苏州轨道交通既有2号线、在建7号线、10号线以及规划中的14号线将在此交汇,使其成为集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铁路及轨道交通于一体的综合性交通枢纽。道路交通方面,项目将建设苏州北站落客快速联络道工程及快速联络道东连接线工程,衔接城市快速路及高速公路,构建“外网+内网+地区网”组成的三网合一快速集散系统,从而强化苏州北站枢纽市域辐射能力。

北侧光谷客厅设计效果图 苏州北站新建站房设计以“水漾姑苏、环秀飞虹”为理念,巧妙融入苏州水乡特色,用“以水御形”构建整体形象,通过舒展流畅的形态整合各个功能体,城市轴线择中而过,强化南北城市空间联络。波浪形屋面与环秀湖碧波呼应,尽显苏州水乡之韵;高架候车厅五个单层拱壳结构采用外露单层网壳设计,既彰显结构之美,又体现建筑之韵;南光谷作为新旧站房的连接区域,实现新建站房与既有站房的无缝衔接;北光谷的空中环廊及层层退台则为旅客提供绝佳的环秀湖及城市风景观景体验。


候车大厅设计效果图 在功能布局上,项目贯彻“站城融合”理念,采用“上进夹层出”的旅客进出站流线设计,将地面层打造为城市活动空间和交通换乘节点。夹层作为出站换乘区域,地面层作为城市公共空间,南北光谷作为站城客厅,通过站房、综合配套及枢纽周边地块的TOD互联互通,实现“站城一体”,多层次、多维度满足旅客换乘需求。室内装修秉承“重结构、轻装修、简装饰”的原则,适度融入苏州地域文化元素,营造独具特色的城市印象及空间氛围。

作为苏州市投资规模最大的交通枢纽项目,苏州北站将按照苏州市“四网融合”规划,构建具有强大综合服务功能的国际开放枢纽。建成后的苏州北站将使苏州从长三角东西向发展轴重要节点城市迈向长三角“十”字发展轴的枢纽中心城市,在实现苏州“市域一体化”发展和城市能级提升、助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田墨池

通讯员 许文峰 舒峰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