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了一年又一年,经过连续多次跳票后,被美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战斗机部队寄予厚望的新一代导弹,即AIM-260A型远程空空导弹,终于艰难地到位了。只不过,这支来之不易的“空中火力长臂”,恐将面临一个残酷的事实,那就是“诞生即落伍”……
美国海军航空系统司令部发布的图片
据悉,美国海军航空系统司令部首次对外公布AIM-260A空空导弹的外观。这是自2017年启动研发项目以来,外界第一次直观地获知AIM-260A的全貌。按照美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部队的计划,AIM-260A将全面取代现有的AIM-120系列超视距空空导弹,成为现役和未来的下一代战斗机的远程空战核心装备。而说起这款新型远程空空导弹,自然就不得不提其对标的对象,即中国的“霹雳-15”空空导弹。
AIM-260A的外观
事实上,仅从时间因素来看,我们就不难发现一些端倪。从国内官方媒体的报道和披露中可知,“霹雳-15”远程空空导弹的列装时间,基本在2017年左右。也正是在此期间,美军正式启动了AIM-260A型导弹的研发工作。究其原因,美国长期倚赖的超视距空战弹药,即AIM-120系列导弹的最大射程,被“霹雳-15”大幅超越了
用于出口的“霹雳-15E”的最大射程可达145公里
以最新的AIM-120D3型导弹为例,其最大射程被认为可达160公里以上,在全球范围内都算得上是佼佼者了。然而,解放军自用版“霹雳-15”导弹的最大射程,被认为可达200公里左右,甚至有说法认为其能达到250公里。在此前的数届珠海航展中,国内用于出口的外贸版“霹雳-15E”导弹虽做了性能降档,但其射程指标依旧达到了145公里,仅比AIM-120D3略差一点点。由此想来,解放军自用版“霹雳-15”会且只会在这方面更加优越。
歼-20机腹弹舱中可挂载“霹雳-15”
而我们都知道,现代和未来空战的发展大趋势之一,就是交战距离越来越远,动辄150公里乃至是200公里以上的远程和超远程空战,正在逐步成为主流战法。眼看着“霹雳-15”拥有极其不俗的射程,陷入了“在远程和超远程空战中无法还手”这一困境的美军,自然不可能坐得住。从2017年到2025年,历经8年岁月,射程可达200公里~260公里的AIM-260A,终于开始到位了。
歼-16翼下挂载的“霹雳-17”训练弹
然而,这就能让美军战机在未来潜在军事斗争中,对解放军战机实现“对等作战”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原因很简单,中国并未停止此领域的发展脚步,我们早已开始大量列装射程被认为在400公里、甚至可能达到500公里的新一代远程空空导弹“霹雳-17”。在2023年时,中国军网首次公开了国产四代半战斗机歼-16挂载“霹雳-17”训练弹的照片,硕长且光滑的弹体,让“霹雳-17”极其抓人眼球。
早年间处于测试状态下的“霹雳-17”
按照国内军宣和保密工作等需要,基本可以肯定的是,当官方首次公开某款新装备时,这款装备往往已正式列装部队至少约2~3年,且已经正式形成战斗力。可以说,“霹雳-17”乃是进一步改写人类空战规则的武器,让解放军拥有了火力投射距离更远的“空中长臂”。而今,美军好不容易才获得的AIM-260A,其实也只是达到了中国8年前的水平,该弹的到来丝毫未能扭转美军战机火力投射距离逊于解放军的不利境地,这个结果属实是颇为尴尬。
美军把舰对空导弹挂在战机翼下充当空空导弹
好吧,面对堪称“射程怪物”的“霹雳-17”,美军倒也不是丝毫没有还手之力。美国海军此前曾把“标准-6”舰对空导弹,改装为可由战斗机发射的超远程空空导弹,据说射程也能达到400公里左右。只不过,尺寸和重量都远比正儿八经的空空导弹大得多的舰对空导弹,势必会让载机付出沉重的飞行性能下滑代价,即战斗机将飞不快、飞不高和飞不远。但也没辙,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国产六代机有望拥有射程更远的武器
有理由相信,“霹雳-17”也不会是国内在超远程空空导弹领域的终点,我们将进一步追求和稳固“先敌开火”和“单方面吊打对手”的优势。美军在这方面追赶解放军的日子,怕是还长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