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固然重要,但令人惊讶的是,“食品”也可能潜藏致癌风险!
人们常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因此食品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然而,这种关注往往使我们忽视了其他潜在的危害,比如你日常佩戴的首饰。
这些饰品常以保健、养生、转运等名义吸引顾客,深受人们喜爱。但很少有人意识到,这些寄托了美好愿望的饰品,可能存在严重的辐射超标问题,长时间佩戴无异于携带一颗定时炸弹。
那么,到底哪些饰品可能存在辐射超标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又该如何进行鉴别呢?
«——【·“毒饰品”·】——»
近年来,“能量石”“能量塔” 等饰品在市场上掀起热潮,不少消费者被其宣传的神秘功效所吸引。从改善风水、转运祈福,到保健养生、提升能量,这些功效的宣传令人眼花缭乱。
可这些所谓的神奇功效大多缺乏科学依据,更多的是利用消费者的心理进行玄学营销。以 “能量石” 为例,不少消费者因迷信其具有特殊能量,而忽视了可能存在的危害。
实际上,这些 “能量石” 往往成为危害健康的隐形杀手。
据新闻报道,大连某国际机场的海关工作人员在对入境乘客的行李进行常规检查时,从一名旅客那里发现了一个名为“五行质子量子能量共振器”的石盘。
可就是这么个不起眼的小玩意,在经过检测后却是让工作人员深吸一口气,它的核辐射水平竟然超出了1050倍。也就说如果带着这玩意,每天接受的辐射,相当于做了上百次的X光检查。
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昆明长水国际机场。该机场的海关人员在多次入境检查中,都发现了辐射超标的食品。
比如在2025年1月的一次检查中,海关人员就拦截了一个被称为“能量塔”的物品。据携带此物品的旅客称,这是一个用于保健治疗的摆件,对人体没有任何危害。
但技术人员一检测,却是直接被吓了一大跳,这么个小玩意,它的辐射量竟然达到了当前环境背景值的20倍,而且还有两种明确被认定为一级致癌物的放射性核素。
这些被旅客随身携带的“能量塔”,由于长期释放出高强度的辐射,无疑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甚至可能危及人们的生命。
除了 “能量石” 与 “能量塔”,镭石饰品同样是不可忽视的健康隐患。
镭石饰品通常以其独特的外观和 “天然保健” 的宣传吸引消费者。
一些商家声称其具有美容养颜、增强体质等功效,误导消费者购买佩戴。
但事实上,镭石中的镭元素会持续释放辐射,对人体细胞产生不可逆的损伤。
相关医学研究表明,长期接触镭辐射,人体患癌几率大幅增加,还可能引发恶心、呕吐、脱发等严重症状,甚至危及生命。
铅超标银饰对儿童健康的威胁也不容忽视。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身体对有害物质的抵抗力较弱。
部分不良商家为降低成本,在银饰制作中使用含铅量超标的材料,导致饰品成为危害儿童健康的 “定时炸弹”。
据新闻报道,多地曾出现儿童因佩戴铅超标银饰,出现铅中毒症状,影响智力发育和身体健康。
«——【·检测方法·】——»
为了有效防范这些有害食品,消费者需要掌握一定的辨别技巧。对于镭石饰品,可通过专业检测设备检测辐射水平,也可观察其外观特征,如颜色过于鲜艳、暗处有荧光等,都可能是潜在风险的信号。
“能量石” 的识别则可借助简单的辐射检测仪,在购买时进行初步检测。同时,选择正规商家和渠道购买饰品,查看产品检测报告,是避免购买到有害饰品的有效方法。
对于铅超标银饰,可通过擦拭观察、查看标识等方法进行鉴别。用白布擦拭饰品,若出现黑色痕迹,可能含铅;正规银饰通常有明确的纯度标识,如 925 银、999 银等,无标识或标识模糊的需谨慎购买。
在饰品选购过程中,消费者应树立理性消费观念,不盲目追求高价或流行饰品。性价比与安全性应成为选购的首要考量因素。
选择正规渠道购买饰品,如大型商场、品牌专卖店等,这些商家通常有严格的质量把控和售后服务体系。关注饰品成分,避免购买含有铅、镉、汞等有害物质的产品。
饰品作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其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我们应提高警惕,增强对有害食品的识别能力,树立科学健康的消费观念。
相关部门也应进一步加强市场监管,加大对有害食品的打击力度,共同营造安全、健康的消费环境。让我们在追求美丽与时尚的同时,远离健康陷阱,确保生活品质与健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