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在美俄“和解”趋势越来越明显的当下,朝鲜的处境无疑是最尴尬的。
因为在俄乌冲突中站队俄罗斯,朝鲜可以说是得到了不少好处。
而当俄乌冲突结束,朝鲜无疑将会迎来西方国家最为猛烈的清算。
危急时刻,朝鲜亮出精心准备许久的中国牌,打了美韩一个措手不及。
央视新闻最新报道指出,美韩两军20号在朝鲜上空进行了联合空中演习,美国空军这次出动了B-1B这种战略型轰炸机参演,对朝鲜的威慑力度显然不同以往。
美韩这次军演派出的B-1B堪称行走的军火库——单机载弹量超过B-2(22吨)和B-52(31吨)的总和,57吨弹药若全换成爆破弹,足够将平壤市中心5公里范围炸成月球表面。
更可怕的是其攻击策略:凭借超音速突防能力,它能抢在朝鲜雷达开机前完成投弹,当朝鲜最先进的米格-29战机升空拦截时,B-1B早带着剩余弹药返程喝咖啡了。
这次部署的特殊性,在于特朗普政府首次把战略轰炸机抵近到如此危险距离。
六年前朝美会谈时美军只敢派侦察机远远盘旋,如今B-1B机群贴着朝鲜领空线搞“擦边球”,明摆着测试平壤底线。
比起轰炸机的威胁,金正恩真正的危机藏在华盛顿的权力架构里。
现在的特朗普不再是2018年那个受国会牵制的总统:共和党拿下参众两院,亲共和党大法官坐镇最高法院,这意味着他随时能调动美国的战争机器而不必看反对党脸色。
更糟的是,今年是特朗普最后一个任期,无需顾忌选民反应的他,对付朝鲜只会更狠更绝——毕竟“击溃危险政权”的标签能帮他钉死历史定位。
这种失控感让平壤陷入被动。
而更让平壤焦虑的是,美日韩借机组建了“11国制裁合作小组”,在华盛顿密谋升级对朝施压。
当年金正恩靠“悬崖边缘战术”逼美国让步的套路,遇上了同样热衷极限施压的特朗普,活生生演成“疯批对决”现场。
特朗普政府对朝策略正在发生危险转向。
不同于此前三十多年坚持的“彻底无核化”,如今白宫已承认朝鲜拥核事实,转向务实策略。
流出的谈判方案显示,美国可能接受朝鲜保有核武,但要求安装24小时监控设备、定期提交核武清单、销毁中远程导弹换经济援助,这是要把朝鲜核力量关进笼子当宠物养。
这种策略远比“全面销毁”更致命。当美国不再坚持虚幻的无核化目标,转而用法律条款和技术手段束缚核武使用权,朝鲜的“核大棒”恐将沦为摆设。
更扎心的是,这种方案在国际社会更容易获得支持,让朝鲜陷入“拒不配合=自证流氓”的陷阱。
金正恩唯一的翻盘希望,是俄朝军事同盟这张牌。
但美俄近期在乌克兰问题上的频繁互动暴露了风险。
特朗普若用解除对俄制裁当诱饵,普京手中的朝鲜筹码随时可能被摆上交易台。
面对美韩高压与地缘变局,朝鲜果断甩出"中国牌"作为破局王牌。
副总理朴明浩打破常规亲赴中国使馆示好,这种副部级官员登门递话的举动,在朝鲜三十年外交史上前所未见,显然是要用最高规格传递结盟诚意。
紧随其后的是经济示好组合拳——朝鲜不仅特批中国旅行社开启罗先旅游考察,更借着中国产业升级的东风闷声发财.
当中国主攻新能源车、锂电池的"新三样"时,平壤精准接盘纺织、机械等传统产业,去年GDP增长3.1%的翻身仗就是明证。
地缘政治分析师掐着计算器给出选择逻辑:若全面倒向中国,朝鲜年经济收益可达127亿美元,而即便与美韩和解,最高预期也不过35亿美元。
这套数据揭示了平壤的行动密码——当美俄刚在谈判桌上握手言和,朝鲜立刻向北京方向倾斜45度鞠躬。
与其赌莫斯科飘忽不定的保护伞,不如抓紧北京的产业输血管道,毕竟人民币到账的声响远胜过合同纸上的承诺。
——THE END——
参考资料:北京日报——外交部:中方一贯对中朝各领域交流合作持积极态度
海外网——朝鲜谴责11国召开对朝制裁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