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宣称“全民智驾”的比亚迪,又准备在腾势(参数丨图片)身上开始新一轮的“掀桌子”行动。
2月18日,腾势正式发布2025款N7。新车共推出3款车型,全系配置升级,标配智能底盘、高阶智驾、豪华AI座舱和双排舒适座椅。售价区间为25.98万元至28.98万元。
新车虽然“干货满满”,但能否突破重围,在赛道拥挤的中端市场赢得“承上启下”的一席之地?
早在2024年8月20日,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曾坦言,“在比亚迪的汽车品牌矩阵中,腾势已经成为承上启下的重要一环,连接了比亚迪旗下的各大品牌。向下,它整合了王朝网、海洋网的资源与支持;向上,它则为高端品牌仰望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王传福为腾势“定调”的背后,仍有一个问题待解——腾势到底有没有属于自己的品牌护城河?
从目前行业竞争态势看,越来越多车企在“上探”和“下放”。如鸿蒙智行以“尊界”冲顶高端之巅,小鹏、蔚来等则试图在“下放”中抢占更多市场份额,而问界、小米等则牢牢把控中端市场。
对此,缺乏足够品牌声量、技术差异化和“辨识度”的腾势,能否在中端和高端市场协同共生?比亚迪会拿出多少资源为其赋能,将决定腾势的未来。
干货拉满,但赛道已拥挤
2025款腾势N7,将价格区间定在了25.98万元至28.98万元,三种版本全系搭载91.3度电池。其中,两个售价为25.98万元的版本配备单电机,最大续航702公里;顶配的28.98万元版本则搭载双电机,百公里加速3.9秒,最大续航为630公里。
新N7支持800V平台和高压快充技术,最大充电功率230kW(双枪),充电15分钟可续航350公里。此外,新车还配备了云辇智能车身控制系统,具备预瞄功能,采用双腔空气悬挂,支持刚度、高度与阻尼的调节。
外观方面,除了新增极光紫车漆和全新轮圈造型外,整体风格与老款相似。
新N7的一大亮点,或在于其全系标配“天神之眼”高阶智驾B,配备两个激光雷达,支持高速领航与城市领航功能,包括环岛、掉头、无保护左转和避障等操作。
若将上述配置视作腾势带给消费者满满的“干货”和诚意,从定价看,新N7却实则处于一个相对尴尬的境地——赛道的拥挤,为新N7带来诸多不确定性。
一方面,新N7所在赛道拥挤,如特斯拉Model Y、理想L6、星纪元ET、阿维塔07、问界M7、智己LS6以及智界R7等,无不争相抢占中端SUV市场份额。面对一个个强势的“竞品”,本身声量不足、与老款相比差异化优势较弱的腾势新N7,前景如何?
另一方面,从2024款N7的2025年1月销量109台表现看,或意味着新N7要“大卖”,尚需下“狠功夫”。
新N7作为腾势在中端市场的主力车型,其之于腾势甚至比亚迪的战略意义非同小可。
因为,腾势必须要拿下中端市场。
这是比亚迪大战略布局上“承上启下”的关键一环。上有仰望,下有比亚迪,中间恰恰是需要腾势来“接续”。
而在中端市场,承载这一“重任”的便是新N7。
新N7能否突出重围、逆转老款销量颓势,或许在智驾大战“元年”,以智驾“智取”市场不失为上上策。
尤其是,得益于比亚迪的人海“人海战术”,其研发的“天神之眼”智驾解决方案,伴随“全民智驾”的口号,一时吸睛无数。
那么,已经将天眼之神B高阶智驾系统“上车”的新N7,是否“抗打”、又能否给比亚迪一个“惊喜”?
向下靠什么接地气?
细看下来,“天神之眼”智驾系统三个版本差异不小。
硬件上,天神之眼A (DiPilot 600),配备3颗激光雷达、5毫米波雷达、11个摄像头、12个超声波雷达,算力508 TOPS;天神之眼B (DiPilot 300),则配备1颗激光雷达、5毫米波雷达、12个摄像头、12个超声波雷达,算力254 TOPS。
功能上,天神之眼A覆盖无图城市领航、高速NOA、极端场景优化等,适用于复杂城市道路和高风险环境,定位30万元以上高端市场,主要搭载品牌为仰望;天神之眼B则涵盖城区+高速NOA和易三方泊车,适用于城市通勤和长途驾驶,定位20万元以上市场,主要搭载品牌为腾势和比亚迪高端车型。
此外,天神之眼C (DiPilot 100)作为纯视觉智驾方案,则定位10万元以下市场,适配比亚迪全系经济车型。
而新N7搭载的,则是并非“顶格”的“天神之眼”B。相对于“顶配”天神之眼A,天眼之眼B硬件上少了2颗激光雷达、算力上几乎“腰斩”、功能上也有所“阉割”。
由此来看,比亚迪给腾势的智驾资源,亦可谓秉承了“承上启下”的“中心思想”。即,非A而是B。
然而,天眼之神B,相比同级车,战斗力几何?
以价格相近、区间在24.8万-26.98万元的2024款问界M7后驱Pro智驾版为例,其搭载的华为乾崑ADS 3.0智能驾驶系统,采用多传感器融合技术和自研算法,通过GOD大感知网络全面识别障碍物,PDP决策网络优化决策和规划,提升通行效率和复杂路口通过率。
硬件方面,搭载192线激光雷达,提升感知精度和全天候检测能力;4D毫米波雷达探测距离增至280米,精度提升至5cm,延时缩短至65ms,增强目标探测和环境建模能力。
乾崑ADS 3.0的“亮点”功能,则包括车位到车位智驾领航、全向防碰撞系统CAS 3.0和智能泊车等,被视为当下智能驾驶领域的标杆。
那么,究竟是投入了数百亿、历经数年埋头研发的ADS3.0更胜一筹,还是比亚迪横跨中高低端的天神之眼智驾矩阵更有“智价比”,时间会给出答案。
不过,当下一个问题却显而易见,即,市场对“天眼之神”的认知仍存挑战。相比于华为、蔚小理等品牌在智能驾驶领域数年的技术积累,比亚迪通过“人海战术”短时间内研发推出的这一系统,显得较为仓促。
消费者对于新系统的接受度如何?特别是在涉及驾驶安全的技术上,难免更为谨慎。他们不仅关心系统的软硬件优势,更在乎其稳定性与可靠性。
而鉴于比亚迪所具备的最高级智驾系统——天眼之神A主要搭载在仰望品牌上,这一被网友视为硬派越野“专属”的“天眼”,若难以“上车”到腾势品牌的高端车型上,那么,向下生根难,要向上发芽也并不容易。
向上如何冲高?
从腾势成为比亚迪的全资子公司那一刻起,就注定要从比亚迪的“大局”出发,专注于中高端市场的深耕,走好品牌的“平衡木”。
高端市场上,尽管腾势D9凭借其卓越的性能和豪华配置,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随着岚图梦想家、极氪009甚至别克GL8纯电对其销量的稀释,腾势D9接下来也面临挑战。
而如何保持在高端市场的销量和竞争力,将是腾势未来发展的“必答题”。
为进一步拓展高端市场,腾势推出了Z9GT,定位为D级猎装轿跑,Z9GT起售价为33.48万元起,意图打开腾势在高端细分市场的想象空间。
尽管该车型具备豪华设计,但在智驾上同样搭载的是天眼之神B系统。而这一定价与同级车相比,能否“吸睛”,从其2025年1月1039台的销量或不难看出。
品牌层面上,腾势要向上发芽、冲高,需要强大的品牌吸附能力。与传统豪华品牌相比,腾势在品牌附加值以及在消费者心智渗透力上仍有差距。
尽管其背倚比亚迪这棵大树,可以在汽车全链条技术上获得来自比亚迪的赋能,但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腾势必须找到差异化的市场定位,进一步优化产品性能,提升豪华感与品牌力,从而吸引高端消费者。
品牌力从何而来?一是声量的持续放大,二是技术的保持领先。由于高端消费者对品牌认知度和忠诚度极高,腾势要在品牌塑造上与传统品牌和新势力形成差异,将其未来能否成功冲高的真正变量。
换言之,腾势要在高端市场脱颖而出,必须在品牌认知、产品创新和技术竞争等多个方面取得突破。
智驾,显然是智能化下半场,腾势上位的一个变量。但若不能将天眼之神A搭载到腾势的高端车型上,要赢得高端消费者的“偏爱”或存在一定难度。
腾势的未来发展,有必要利用比亚迪的“顶格”智驾技术,提升基于技术带来的品牌影响力,树立品牌的高端技术标杆,吸引高端市场关注。
话说至此,那么,腾势到底有没有自己的品牌护城河?这或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
品牌力上,与其他高端品牌相比,腾势是否具备足够的高端感和身份属性上的认同力?是否有在线上线下足够大的品牌声量和口碑效应?
技术上,是否与竞对接轨甚至超越,并让消费者对腾势的技术力、产品力有差异化的感知?
此外,腾势在社交平台、新媒体营销上显得较为保守,或让其难以有效吸引年轻消费者和拓展品牌影响力。
而既与特斯拉、蔚小理等新势力品牌竞争,又要与传统高端车系抗衡,也导致其在品牌定位上处于“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局面。
腾势虽担负着比亚迪“承上启下”的“重任”,但技术上不是“顶格”智驾高端优等生,相当于在品牌声量处于弱势下,难以通过技术优势找到“加分项”。
因此,腾势要向上发芽甚至开花结果的目标,与向下生根,同样面临较大的挑战。一言以蔽之,当品牌附加值尚不突出之际,技术的溢价能力会使得不同品牌有“天壤之别”。
当然,随着唯一兼具比亚迪“天神之眼”、华为“乾崑智驾”两大高阶智驾系统的车型——豹5智驾版的全新推出,“承上启下”的腾势是否会在日后得到类似“赋能”,进而爆出撩人的“神反转”,或也不是没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