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明白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的道理,对于咱老百姓而言,食品安全那可是重中之重,每天吃的喝的直接影响着身体状况,要是食品不安全,各种疾病就容易找上门来。



可正因为太关注吃进嘴里的东西安不安全,好多人都忽略了身边其他潜在的危险,就拿天天戴在身上的首饰来说,这里面学问可大了去了。

如今市面上的饰品可太能 “忽悠” 人了,什么保健、养生、转运的说法全冒出来,消费者们被这些噱头迷得晕头转向,都眼巴巴地觉得戴上这些饰品,既能走好运,身体还能越来越棒。



可谁能料到,这些被大家寄予厚望的饰品,背后竟藏着大隐患,辐射严重超标,天天戴着这种辐射超标的饰品,日子久了就跟揣着个随时可能爆炸的定时炸弹没啥两样。

这时候很多人心里肯定在琢磨,到底什么样的饰品容易辐射超标呢?在咱们日常的生活当中,究竟该如何辨别这些可能带来辐射危害的危险食品?



“能量石” 及各类饰品文玩的危害揭秘

那些所谓的 “能量石”在最近这几年,随着 “养生” 概念流行,市场特别火爆,朋友圈里到处都是养生知识、保健产品的信息,“能量石” 更是被吹成能包治百病、让人延年益寿的 “神药”。

商家为了卖这些石头办法用尽,给它们编出各种 “身份”,有的说来自喜马拉雅山深处,经过高僧开光,有神秘能量,能驱邪招财。



有的称含有稀有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能平衡人体磁场、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甚至还能 “治癌症”,还有商家用 “量子力学”“生物共振” 这些科学概念来包装,让人分不清真假。

很多不了解情况的消费者,特别是渴望健康和改变命运的中老年人,为了求个心理安慰,就愿意花钱买这些,结果却把自己和家人置于危险中。



商家宣传得煞有其事,可事实真的和他们鼓吹的相符吗?

23年大连海关在机场发现一位旅客,他带着好多 “能量石”,海关人员用专业仪器一检测,这些石头每小时辐射量高达105微西弗,直接超标样本辐射值1050倍,相当于每小时拍5次胸片!



可怕的是,石头里藏着钍-232这种物质,它可是世界卫生机构盖章认定的一类致癌物,长期接触,流鼻血、恶心呕吐、脱发这些症状就会找上门,严重的话直接引发恶性肿瘤,后果不堪设想。

这可不是个例,全国各地海关这几年经常碰到类似情况,2019 年,大连海关在一个普通石盘里检测出 112.4 微西弗的辐射值,同样有钍 - 232 致癌物。



这些例子清楚地揭露了 “能量石” 好看外表下的丑恶真相,其实就是商家为了赚钱编的谎言,利用大家对健康的渴望,把有辐射的石头包装成 “救命稻草” 骗消费者。

像这样的 “保健品” 骗局还有很多,以前很火的 “通电坐垫” 和 “磁疗床垫” 就是,专家说坐在通电坐垫上能治三高、缓解癌症,感觉电击越强效果越好。



贵得离谱的 “磁疗床垫”,竟全是辐射超标的能量石填充,商家一个劲儿鼓吹,只有贴身用才能发挥最大功效,不少老年人听了,照做后身上到处是淤青,可还是被蒙骗,坚定认为这床垫是个宝贝。

这些骗局,专门利用人们对健康的向往,以及科学知识的欠缺来坑人,搞得消费者身心俱损,像辐射带来的危害已经够严重了,可别以为普通食品就没事,它同样有着不容忽视的健康风险。



比如色彩鲜艳的 “染色玛瑙”,有些商家为省钱,用劣质玛瑙染色,让它颜色好看,这些染色用的染料很多含苯、甲醛等有毒化学物质,长期戴会刺激皮肤,引发过敏、皮炎,甚至可能致癌。

那种被视为能 “辟邪” 的朱砂饰品,主要成分是剧毒的汞,若长期佩戴,容易引发汞慢性中毒,对神经系统、消化系统、肾脏造成损害,严重危害身体健康。



那些便宜又好看的仿真首饰也得小心,商家为多赚钱,用劣质金属仿造金银首饰,表面镀一层薄贵金属骗人。

那些劣质金属饰品,用的材料里重金属多得很,要是长时间戴着,皮肤可就遭罪了,又过敏又瘙痒,难受得不行,更要命的是,这些重金属还会悄悄钻进身体里,越积越多,对健康的威胁大得没法想象。



文玩当中也存在安全隐患,文玩核桃深受文玩爱好者追捧,但要是潮湿霉烂,便会产生黄曲霉素,这黄曲霉素毒性巨大,是强致癌物,长期接触会让患肝癌的风险大增,并且很难将其彻底清洗干净。

鸡母珠作为植物种子,外观圆润,色泽鲜艳,常被制成手串、项链,承载着人们对爱情和思念的美好寓意,而它含有能致人死亡的剧毒蛋白质,仅需 3 微克就能要人命,危险程度超乎想象。



2020 年,刘先生不慎喝了泡过鸡母珠种子的水,紧接着就上吐下泻,差点丢了半条命,从这事儿就能明白,很多看着好看的东西,实则隐藏着致命风险,可不能被外表迷惑。

提高警惕,远离饰品文玩健康威胁

面对市场上各种各样的商品,我们得知道怎么保护自己,躲开这些 “隐形杀手”,要提高安全意识,别轻易相信商家宣传,特别是那些说有神奇功效的产品,更要小心。



多去查查资料,了解相关科学知识,别被商家花言巧语骗了,别因为自己不懂就吃亏。

大家去买东西的时候,可得瞪大眼好好看产品信息,那种连厂名、厂址、生产日期都没有的 “三无” 产品千万别买,安全是头等大事,可别为了省点小钱,最后把自己给害了。



多学些基本科学知识,了解常见危险物质,比如辐射、重金属、有毒化学物质,知道它们对人体的危害,这样就能更好地识别危险物品,不受到伤害。

最后,要是发现买的东西有质量问题,或者觉得商家虚假宣传、骗人,要赶紧向有关部门投诉举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还要提醒身边人,别让更多人上当。



大家都想健康漂亮,但不能盲目追求那些所谓的功效和时尚,把自己置于危险中,那些打着 “保健”“养生” 旗号的饰品和文玩,可能就是危害健康的 “隐形杀手”。

我们要提高安全意识,学习科学知识,理性消费,这样才能保护好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远离 “美丽陷阱” 的威胁,让饰品和文玩发挥它们本来的价值,给生活添彩,而不是成为健康隐患。



参考资料

央视新闻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