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与惠灵顿今年开启高层沟通。新西兰副总理兼外交部长温斯顿·彼得斯将于2月25日至27日访华。】
此次协商可能为新西兰总理克里斯托弗·拉克森今年访华铺平道路,这可能是北京三天会谈的成果之一。鉴于外交沟通的进展,华东师范大学新西兰中心主任陈弘在接受俄罗斯卫星通讯社采访时,不排除这样的前景。
陈弘指出:“2023年新西兰议会选举之后,由新西兰国家党、优先党和行动党组成联合政府执政。2024年3月,王毅外长访问新西兰。同年6月,李强总理对新西兰进行正式访问,取得丰硕成果。如此高级别、高频次的高层访问表明中国高度重视中新关系,希望同新西兰新政府携手共进,共同推进两国关系向更高水平发展。”
彼得斯副总理兼外长同中国有着长达40年的交往。本次出访之前,彼得斯表示,“新中关系是新西兰对外关系中最重要、最多元的关系之一……我们将同中国保持经常性的高层政治对话”。彼得斯访华期间,王毅外长将同他就双边关系、地区与全球问题以及太平洋岛国等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交流与磋商。事实上,新西兰总理克里斯托弗·拉克森多次表示期待早日访问中国。彼得斯的此次访问可以被看作是为拉克森访华铺设道路。
新西兰对库克群岛总理马克·布朗访华的反应为温斯顿·彼得斯的中国之行制造了一定的负面背景。温斯顿·彼得斯表示,新西兰应该“重置”与太平洋邻国的关系,因为他在没有与新西兰磋商的情况下就与中国签署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行动计划。
俄罗斯科学院东方研究所东南亚、澳大利亚和大洋洲中心专家阿尔乔姆·加林在接受卫星通讯社采访时指出,新西兰以此表明它仍然坚持将其与新殖民主义联系在一起的旧准则。加林表示:
“新西兰的行为看起来相当过时。与此同时,中国有一个很好的机会,在北京会谈期间重申与该地区交往的合理和适当的立场,这并非基于试图粗暴地支配发展中国家,相反,它是建立在为这些国家提供发展机会的基础上。重要的是,中国要表明该地区应该是一个合作与共同发展的地方,而不是对抗。新西兰在这方面远不如中国。”
在这种情况下,重要的是不要失去而是要继续巩固已经积累的双边关系发展潜力。
陈弘专家认为,实现这一点需要一定的前提条件。陈弘说:
自1972年12月建交以来,中国与新西兰关系稳健发展,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尤其是2014年两国关系升级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之后,中新双边关系发展迅猛,成果丰硕。中新关系创造了多个 “第一” ,成为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关系中的典范。新西兰联合政府上台后,在美西方国家的压力之下,新西兰国内的对华鹰派势力不断捏造和炒作“中国威胁论”,惠灵顿在对华政策上曾发生过摇摆。中方认为,两国之间需要加强战略沟通,增进相互了解,巩固互信,共同维护两国关系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将双边关系向更高层次推进。
新西兰在2024年发出了令人不安的信号,表示可能加入所谓的三方安全协议“奥库斯”(AUKUS)的“第二支柱”。中国将该军事集团视为地区稳定的威胁,并认为其存在核扩散的危险。目前,新西兰国内正在进行对“奥库斯”态度的争论,显然,中国计划利用北京的会谈向其伙伴传达自己的原则立场。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小程序上线啦,欢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