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王小谟的空警2000横空出世,美国媒体评价说, 中国雷达预警机已经比美国整整领先了一代!

可是在最关键的试飞阶段,王小谟遭遇了严重车祸,他当场昏迷,醒来时只见一个警察拼命把自己往外拉。



他的身上布满了玻璃碎屑带来的伤痕,一条腿已经严重骨折。王小谟幸运的死里逃生,在住院期间,却意外发现自己患了癌症。



癌症和车祸都没能夺走他的生命,因为他早把自己的一生交给了国家。



军事界有一个说法,有空中预警机的国家才是现代空军,没有预警机的国家,空军还停留在二战时期。

在利比亚战争中,北约只用空军就打败了敌人。制胜关键就是5架24小时轮替执勤的空中预警机。这5架飞机,就是北约的空中指挥所。

中国有先进的防空导弹,来保卫大陆,但是我们还拥有30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海,以及钓鱼岛,黄岩岛等偏远的领土。



为了守护我们的大海,以及我们在外的每一寸领土,中国早就开始提前布局,尝试着自主研发空中预警机。

而王小谟院士就是我们中国的雷达专家,“预警机之父”。1969年,王小谟进入了贵州的大山深处,在与世隔绝的都匀山林中建立起了电科38研究所。



1986年,德国青年鲁斯特低空飞跃欧洲,突破了前苏联号称世界最强大的雷达系统,顺利的降落在了莫斯科红场。

这件事给全世界的国家敲响了警钟,没有足够全面的雷达防御和空中预警,一个国家就犹如没有上锁的金库。



1985年,王小谟研究出了三坐标雷达,让我国的高空防御有了保证。1987年,王小谟又带队研究出了低空雷达,莫斯科的闹剧绝不会发生在中国。

王小谟在大山用23年帮助中国建立起了全面的防空体系。完成了使命的王小谟开始为自己的团队找出路。



他想带着队伍离开苦寒的大山,搬到城市里去,他选定了安徽的合肥。但是军工单位何其多,凭什么38所就搞特殊呢?

王小谟决定想办法挣钱,让所里能自己承担搬迁的费用。当时鲁斯特架飞机闯进莫斯科的事情惊动了全世界,很多国家都想要低空雷达。



于是王小谟就制作了一份广告,在国际军事展览上发布,声称中国要对外出售=雷达。但实际上那个时候,38所里根本没有低空雷达,连样品都没有,只有广告照片。

王小谟根本不慌,他告诉下属有人要买,咱们再造,没想到这架并不存在的雷达,真的被国外某个国家买走了。



这个国家在半年后要和美国举行联合军演,所以他们急需一个雷达撑场面,要求和美国的雷达比起来也不会差。

这个国家出手阔绰,但是时间紧张,要求也高。38所技术在手,自信满满,他们花6个月就做出了一个样板机。



可别小瞧这个样机,在和美国的联合军演中,这个样机表现极佳,被评为综合性能排名第三,电子对抗性第一。

下订单的国家对38所的产品十分满意,王小谟的雷达在全世界声名鹊起。1988年,王小谟靠低空雷达给赚了5000万。



这5000万保住了38所的全体员工和研究员,没有任何部门解散和掉队。他们不仅从贵州的大山搬到了安徽,王小谟还给研究所所有房子都装了热水和暖气。

在那个年代,合肥的38所成了全国硬件最好,条件最“奢侈”的研究所。王小谟性格活泼,爱尝试新鲜事物。



他学习理发,给手下的研究员理头发。买不起电视机,他就用电子元件自己组装出了一台电视,让同事们很是惊讶。

王小谟的办公室抽屉里里,常年放着一打特殊的文件,时不时就要拿出来上交一封。这些信封里不是什么科技机密,也不是写给家人的书信,而是检讨书。



王小谟管理研究所的时候,常常“犯错”,大错肯定是没有的,但是“小错”却接连不断。比如说给安徽的研究所装暖气。

安徽又不是东北,没有专门的取暖费这一项,别的研究所都没有装。只有王小谟搞了一个特殊,这件事说不上违法违规,总之就是不太妥当。



王小谟经常先斩后奏,但是他的认错态度极其良好,检讨书写的是积极。拖了暖气的福,38所成为最受欢迎研究所,报名的人才非常多。

1990年,国家通过海湾战争意识到了预警机的重要性,这个任务就被交给了王小谟。这一研究就是10年,国家等不及,有人提出“造不如买”。



王小谟据理力争,他认为预警机和战斗机不一样,预警机可以指挥其他的战斗机,如果预警机出问题,所有战机全部报废。

所以王小谟认为预警机一定要国产化,并且对标世界最先进水平,否则就是实战意义不大。2000年,外国开始阻拦中国购买预警机,中国的订单被毁约。



敌人不许我们有的,恰恰证明是最重要的。王小谟十年的坚持是对的,2001年,中国预警机样机试飞。

预警机试飞危险又艰苦,在戈壁上试飞,机舱内冬冷夏热,夏天40多度,冬天滴水成冰。每次上机的不止有飞行员,还要有一位工程师。



这是一个危险的工作,当身为所长,国家大奖在身的王小谟却亲自上机,一次能飞4个多小时,一干就是两个多月。

他不愿意当一个坐在办公室里的所长,最危险的工作,他要冲在年轻人前面。38所的研究员们,对他都是发自内心的佩服,有了王小谟,每个人都愿意拼命干。



令人意外的是,在最关键的时刻,王小谟遭遇了车祸,九死一生的他腿部骨折,从此之后走路都有一些轻微的跛。

预警机正是关键时刻,所以他一边住院一边指导工作。谁知道骨折刚好,他又查出了淋巴癌。先是车祸,后是癌症,两个死亡大关降临在王小谟眼前。



王小谟却没有时间应对病痛,他把办公室搬到了医院,除了工作成了他化疗之后的止痛药。就这样,王小谟做出了中国第一代预警机。



后来预警2000更是对标着美国的e3预警机研制的,而e3是当时全世界最先进的预警机,所以我们的预警2000超越了美国一代之后,就成了世界最先进的预警机。

2023年3月6日,王小谟在北京逝世,享年84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