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青春遇上西部的广袤天地,一场超燃的"建功西部之旅"正在火热开启!一群敢想敢拼的青年正带着满格的热情和创意,一头扎进这片热土。他们用创业点亮梦想,用热情传承文化。环球资讯广播特别策划《青春不打烊之建功西部篇》,一起走进青年创业者"建功西部"的故事。
在我国西南地区的贵州省贵阳市,有一个从事无人机特种拍摄的团队,是我国在该领域的顶尖团队。他们不仅用镜头记录西部的美,还在国产电影大片摄制中一显绝活。今天我们就跟随总台记者尹平,走进这个扎根西部、放眼世界的无人机特种拍摄团队。
在国产军事题材电影大片《蛟龙行动》中,有很多需要水下拍摄的画面。在电影拍摄现场,每当潜水员无法完成某个镜头的拍摄动作时,一个年轻人就会拿着水下特种拍摄无人机,按照世界著名摄影师鲍德熹的要求,做出精准的拍摄动作。
电影《蛟龙行动》水下拍摄现场
张睿昕:"我记得有一个画面是潜水员完成不了的,很难,要一个人在一个很狭小的缝隙里穿梭,而且过程中不能撞到障碍物,要盲视航行运镜,并保证构图一镜到底。当时我操控水下无人机完成以后,鲍老师就带头鼓掌,说这个小张不错。"
这个年轻人叫张睿昕,他所使用的水下特种拍摄无人机,是他联合厂家经过多次设计改造,订制出来的。这次蛟龙行动的拍摄,就是世界影视行业内首次使用水下无人机特种拍摄。
电影《蛟龙行动》拍摄现场使用的水下特种拍摄无人机
张睿昕是地地道道的贵州贵阳人,曾尝试过多次创业。他从小就痴迷玩航空模型,曾经开过一个航模小店,后来又开始接触无人机航拍。
张睿昕:"其实当时我是受到了一部电影的启发,当时张艺谋导演拍摄了一部电影后接受了采访,说用到了一种新的技术叫无人机航拍,但是当时国内没有相关团队,他得从比利时请团队。我一看,我说这事我能干。但是当时没有产品,我们就自己动手,先是上国外网站学习知识,然后采购原部件去组装航拍无人机,就是我们的初号机。"
张睿昕在工作中
就这样,张睿昕和一个同学、一个朋友组成团队,在国内率先走上无人机航拍这条赛道。他们一边不断与国内无人机行业领军企业合作,进行应用类研发;一边不断精进无人机航拍技术,在影视拍摄、遥感测绘、应急突发等领域拓展自己的边界。
这十几年,虽然他们已经成长为国内无人机航拍领域的顶尖团队,但始终紧盯西部、扎根贵州。除了舍不得离开家乡,也因为互联网给了他们无限可能。
张睿昕:"只要你的内容够优秀,只要你真的有技术,别人就会找到你。我做这个水下无人机拍摄系统,我就把拍摄的样片放到社交媒体上,鲍德熙老师就刷到了,他一看就向我发出了邀请。"
张睿昕(右)和团队成员在工作中
中国的互联网发展,拉平了东西部地区的地域差异,使得张睿昕的团队可以在西部同样快速成长。而真正让他们能在西部发展壮大的,是国家对西部不断的全方位支持,也是家乡越来越好的创业环境。
张睿昕:"有人曾说,贵阳还会有您这样的公司吗?我说对,我就是贵阳人啊,我就是贵州的团队,而且一直在贵州。我记得当年创业的时候,贵州就这种扶持政策,针对大学生创业、留学生创业。当时我们的场地是免费的,还拿到了政府一定的扶持资金,我们在这还是享受到了国家对西部政策扶持的红利,实实在在的红利。"
张睿昕(右一)在工作中
这十几年,张睿昕团队的足迹踏遍西部,上过珠穆朗玛峰、去过青海三江源,拍过湟鱼洄游,也拍过黑颈鹤迁徙,参与过《航拍中国2》、电视剧版《大决战》、电影《蛟龙行动》等重点影视剧、纪录片的拍摄制作。西部丰富多彩的、不可复制的影视拍摄资源,让他们觉得扎根西部大有可为。
张睿昕:"咱们贵州旅游生态好,是有很多自然风光,黄果树大瀑布、梵净山等等,再加上人文底蕴丰富,比如西江苗寨、肇兴侗寨;我们贵州还有很多大国工程,比如说几乎世界上数得上号的大桥都在贵州,还有"中国天眼"(FAST)……这些都是我们创作的元素,让我们产出了很多优秀的航拍作品,能够在业内有一定的传播度。"
张睿昕团队拍摄的西部风光
这几年,随着互联网短视频产业的爆发,张睿昕成为了百万粉丝级别的短视频博主。他把自己定位为"走遍名山大川 拍尽大美中国"的摄影博主。随着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和基础设施的腾飞,他和团队还想走得更远。
张睿昕:"以前,我们很累很辛苦,经常通宵开车。这几年高铁网络把交通的困难全解决了。贵州的高铁四通八达,现在我们几乎只用一天的时间就可以到达中国任何地方。下一步,我要做的就是内容出海,我们要带着贵州的风光、贵州的大国工程,还有我们的摄影技术在国际平台上去传播。"
记者丨尹平、孟雍
签审丨魏郁
监制丨蔡耀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