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央视主持队伍中,学历是最不值一提的东西,毕竟没有高学历,就无法推开这扇门。
可如果非科班出身,且学历很高,那就另当别论了。
比如被视为台柱子的撒贝宁,就是北京大学法学的硕士毕业生,如今更是成为央视一哥,可见学历在职业生涯中的重要性。
但是在撒贝宁之前,还有一位北大的法学硕士男主持人,同样是非科班出身,受欢迎程度不亚于撒贝宁,甚至被视为是倪萍的接班人,他就是曾得到央视重点培养的男主持人舒冬。
可是很奇怪,现在央视舞台早已没有了他的身影,他去哪里了?被视为倪萍接班人的他,为什么会让观众情绪激动,甚至扬言再也不愿意见到他?
他做了什么,会如此引发“众怒”?
舒冬的职业生涯,当真如此失败吗?
说到底,舒冬是好心办坏事,沦落到今天的地步,多少是有点冤枉的。
还记得2014年央视播出过一个节目叫做《等着我》,这是一档催人泪下的情感类节目,主题是寻亲,对象是那些因为拐卖、动乱、自然灾害等原因造成的亲人离散的群体。节目的目的就是帮助这些群体找到失散的亲人。
倪萍是该节目的主持人,而舒冬则被寄予厚望,成为了“寻人团成员”。为了帮助登上节目的嘉宾找到失散的亲人,他必须深入每一个有线索的地区,帮助嘉宾寻找亲人。
节目的出发点是很好的,可现实毕竟不是童话,故事的结局也不一定总是美好的。绝大多数时候,寻人团成员费尽周折,最后也没能找到嘉宾失散的亲人。
节目到最后,嘉宾失落而归,观众自然也会伤寒落泪,氛围异常压抑。久而久之,观众就将情绪发泄在寻亲的舒冬身上,甚至有人说,舒冬的出现往往是寻亲失败的象征。
当听到观众说“我不想看见你”的时候,舒冬的内心无比失落。在该节目中,他尽心尽力帮助每一位嘉宾寻找亲人,最终换来是这样的反馈,这是他没有预料到的。
尽管如此,他依旧毫无怨言,他能够理解观众的反应,更能够共情嘉宾的失落,可除了理解与共情,他似乎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在下一个寻亲过程中,再接再厉,比上一次更加努力。
舒冬的好心被观众看在眼里,一边奚落他,一边期盼他,既不想看到他,又希望能看到他,这种矛盾的心理,表达了观众对寻亲的关注及对他的认可。
很快,他接手了倪萍主持的《等着我》,并得到了央视的大力栽培,主持事业蓬勃发展。
但是在事业最辉煌的时候,他选择走进婚姻,跟一位有着“小周迅”之称的青年演员刘若清喜结连理。当然,他很低调,婚事一直没有公开,直到4年后妻子生下可爱的孩子,感情生活才慢慢被公开。
可是自那之后,他主持的节目越来越少了,甚至慢慢淡出了公众视野。
也许是更注重家庭了,也许是回归老本行了,毕竟他当年可是北京大学的大学硕士学霸。不当主持人,在其他的领域依旧可以绽放光彩。
成为主持人,实则是一个巧合。他本是北京大学的法学生,不出意外的话,未来不是当法官就是成为律师,可他偏偏从一个门外汉成为了央视名嘴,这跨度实在太大了。
原来,在北大读书的时候,他偶然主持了一档活动,没想到反响特别好,从那个时候开始,他就在心中埋下了一颗播音主持的种子。
毕业后,所有的同学都开始进入律师行业,他则决定成为专业的主持人,为此特意进入到北京电视台的培训班。
经过多年的努力,他终于在2006年成功进入央视,实现了心中的理想。
即便不是科班出身,他在主持这一块也是有天赋的,再加上他肯努力,共情力强,因此很快得到了央视和倪萍的赏识。
可惜自从结婚生子后,他逐渐淡出了央视舞台,让不少观众心生牵挂。
相逢也许没有归期,但依旧希望能在某个不经意的时刻,能够再次看到他那张熟悉的面孔,继续为我们带来感动与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