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一暖和,菜摊上的时令菜就跟赶集似的冒出来。这些地里刚钻出来的嫩芽芽可比大棚菜实惠多了,水灵灵的营养足,这会儿不吃等什么呢?



一、荠菜

开春了,田埂边、土坡上,一丛丛荠菜跟撒欢似的往外蹿。叶子贴着地皮长,绿里带点褐纹,不仔细看还当是野草。小时候跟着奶奶去挖,她教我用小铲子斜着插进土里,连根带泥撬起来,抖两下就是水灵灵的一捧。

拿回家摘去黄叶,用井水冲上三遍。我妈最爱剁碎了拌肉馅,加点姜末花椒水,包出来的饺子咬一口直冒绿汁。现在菜场两块钱能买一大袋,焯过水拌豆腐,淋点香油,比肉还香!



二、香椿

要说吃香椿可得掐着点儿,清明前后那十来天最金贵。我家院里有棵老香椿树,每年这时候我爸都搬梯子摘嫩芽。紫红色的芽尖带着油光,闻着像下雨后的青草香。

吃这玩意儿有讲究:滚水里烫个七八秒,叶子变翠绿赶紧捞。上礼拜邻居送来一筐,我切碎了打三个土鸡蛋,热油下锅一炒,闺女端着碗追到厨房添饭。剩下的拿盐揉了腌罐子里,过阵子拌面条绝了!



三、春笋

这两天逛菜场看见卖笋的就知道,山里开始下雨了。带着泥巴的毛笋堆成小山,老大爷蹲在菜摊前剥笋,竹刀顺着壳纹划开道口子,嫩白的笋肉展现在眼前。

买回家别耽搁,切厚片焯水去涩。昨天学着做了油焖笋,冰糖炒化裹着酱油,焖得咕嘟冒泡。出锅前撒把葱花,脆生生甜津津,连汤汁都能拌两碗饭。就是得抓紧吃,放两天就老得塞牙。



四、韭菜

要说最接地气的春菜,还得数韭菜。菜场门口老婆婆摆的摊子,五块钱三把,根上还沾着湿泥。挑叶子直挺挺的,根儿发紫的那种,回家炒鸡蛋太香了。

我们这儿有句老话:"正月葱,二月韭",现在这茬韭菜嫩得能生吃。早上抓把切碎,打个鸡蛋摊成饼,配白粥正好。包饺子也别全用瘦肉,加点肥膘才出油香。



五、豌豆苗

菜场角落总有个大姐专卖芽苗菜,塑料筐里码得整整齐齐的豌豆苗支棱着小脑袋,根根精神得像小学生排队。她教我挑的时候要盯着杆子看,白嫩嫩直溜溜的才新鲜,叶子刚展开两个瓣的最鲜嫩。

上周末在家试着自己发豆苗,塑料饭盒垫厨房纸,撒把豌豆浇点水,三天就冒芽。现在天天早上掐一把煮面条,闺女说比买的还甜。就是得防着我家猫,这馋猫老把豆苗当猫草啃。



六、茼蒿

第一次吃茼蒿差点吐了,这菜有股子怪香。后来涮火锅时朋友硬让我尝了口,没想到越嚼越上瘾。现在每到春天必买,专挑茎秆细嫩的,焯水凉拌特别爽口。

昨天刷视频学了个新吃法:茼蒿切碎拌玉米面,上锅蒸十分钟。蘸着蒜泥醋汁,居然吃出点野菜窝头的感觉。蒸完满屋茼蒿味,邻居都忍不住过来问我做的什么好吃的!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