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上午,全省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建设现场推进会后,济宁第一时间贯彻落实省会议精神,紧接着举行2025年春季全市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建设现场推进会,动员全市上下坚定扛牢“走在前、勇争先”使命担当,锚定“一个万亿、五个倍增”发展目标,持续掀起大抓产业、大抓项目热潮。

当天济宁开工201个项目,总投资1176亿元,涵盖“十强”产业、基础设施和社会民生等多个行业领域,投资体量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其中产业项目152个、占比达到75.6%。在主会场开工的山东时代新能源电池产业基地二期项目,是宁德时代在北方建设的最大规模生产基地。

这些项目还包括较大的社会民生项目,比如总投资21.1亿元的汶上县西北片区城市更新项目、投资1.1亿元的金乡县城市供水工程项目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包括总投资17.3亿元的山东淄海铁路专用线项目、总投资6亿元的G237济宁线鱼台王鲁至鲁苏界段改建工程,以及总投资23.5亿元的济宁港梁山港区寿张集作业区升级改造项目工程等;农业产业化龙头项目包括总投资10.3亿元的山东天辰年产5万吨冷链食品深加工及智慧冷链项目、总投资41.3亿元的山东农保产业园年产10万吨绿色植保产品研发生产项目等;文旅项目包括总投资3.5亿元的鲁国故城遗址博物馆、5.6亿元的泗河生态湿地文旅综合开发项目等;新材料项目包括总投资12亿元的微山县永磁材料生产园区项目、总投资12亿元的山东金宁泰丰年产20万吨高吸水树脂和10万吨丙烯酸乳液及其应用延伸产品项目,总投资5.3亿元的欣格瑞年产5万吨环保新材料项目等;还有总投资16亿元的济宁高新区双创中心建设项目、10亿元的均和云谷济宁创新谷第二科技园等创业园区项目。这些项目竣工投产后,必将为济宁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新动能。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济宁加力推进工业经济“头号工程”,坚定不移扩总量、提能级,在“优存量”的基础上,大力“扩增量” ,坚持“项目为王、招商为要”,持续扩大有效投资。今年济宁市共谋划省市县重点项目1089个、总投资8197亿元,其中省级重点项目142个、总投资1820亿元。这次济宁纳入全省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现场推进会的项目68个、总投资694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91亿元,涵盖高端装备、高端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等多个领域。

今年是全面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的收官之年,也是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的关键之年。济宁市委、市政府构建了“1+8+N”指挥部工作机制,强力推动“一个万亿、五个倍增”等重点任务更好更快落地落实。各指挥部、专班将充分发挥协调有力、推进高效的体制机制优势,集中要素资源、集中关键力量,明确“任务书”“路线图”“时间表”,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效。各指挥长将冲在一线、以上率下,当好重点任务落实“施工队长”,示范带动全市上下攻坚克难、奋勇争先。

为推进重点项目加快建设,尽快达产见效,济宁强化政策保障,推行市、县领导帮包重点工业企业,建立健全强有力的企业诉求闭环解决机制。不断优化提升“惠企通”平台功能,打通“申请—审核—兑付”线上闭环,推动惠企利民政策“直达快享”“免申即享”。同时,强化资金保障,完善政金企沟通对接平台,鼓励银行机构拓宽抵质押品范畴、提高信用贷款比例。深化用地分级分类保障机制,全面推行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

济宁要求各县市区一手抓项目、一手抓招商,围绕先进制造、新能源、低空经济等重点领域,盯紧“232”重点产业集群,持续招引落地一批重大项目,形成“谋划储备一批、开工建设一批、竣工投产一批”的良性循环。

(大众新闻记者 吕光社)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