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发现了没,现在日子过得最好过的家庭,往往是这样的:城里的独生子娶了独生女,两边父母都在体制内上班。

为啥呢?因为双方父母在体制内挣得多,还稳定,以后退休金也不少,另外还有医保,不但不会拖累小家庭,还时不时给小家庭补贴点。

两边都这么一个子女,未来养孙子孙女的钱,两边老人都会争着出,这样的小家庭,一点生活压力都没有,真的非常幸福和自在。

我高中同学华哥家,就是个实实在在的例子。



华哥和老婆都在国企工作,虽说工资不算高,加起来也就一万出头,但福利待遇好,公积金缴纳比例高。他们有个独生女,乖巧懂事。

前几年,女儿谈了个男朋友,也是独生子,男孩的父母一个在高校当老师,一个在政府部门工作,社会地位高,人脉资源丰富。

华哥家有两套全款房,一辆代步车;男方家也有两套房子,其中一套是市中心的学区房,还有一辆高档轿车。两家都没有债务,平日里也有一些积蓄。

华哥女儿结婚后,住进了男方家的学区房,而华哥家的一套房子则租了出去,每月租金3000元,都归小两口。小两口自己也有工作,每月工资加起来有一万五左右。

结婚时,双方家庭都秉持着简单操办的原则,没有高额彩礼和复杂的要求。

女方没提在男方房产上加名,男方也尊重女方,没有对生育等问题提过多要求。两家人相处融洽,经常一起聚餐,节假日还会结伴出游。

双方家长各拿出15万,给小两口当创业资金。



小两口一直有开一家咖啡店的想法,便用这笔钱加上自己的一些积蓄,在市区开了一家温馨的咖啡店。由于位置选得好,经营得用心,咖啡店生意不错,每个月也有几千元的盈利。

结婚后,华哥女儿生下了一个可爱的女儿。从产检到生产,再到产后请月嫂照顾,所有费用都由双方父母承担,加起来有五万多。

孩子稍大些,双方老人轮流帮忙照顾,让小两口能安心工作和经营咖啡店。孩子上早教班的费用,也都是老人主动承担。小两口的工资、房租收入以及咖啡店盈利,大部分都存了起来,为未来做打算。

双方父母都在体制内,工作稳定,就一个孩子,都想着多为孩子花点钱。而且自己的钱也带不走,早晚都是孩子的,早点给孩子花,自己开心,孩子也高兴,家庭关系也更和睦,对下一代成长也更有好处。



不过,不是每个人都这么幸运,父母都在体制内工作。好多农村父母,没有正式工作,还养了两三个孩子。家里本来就没多少积蓄,这么一分摊,每个孩子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就拿我们小区的邻居小李来说,日子就过得很悲催。

小李一家来自农村,父母年近70,身体不好还没有任何收入来源,常年靠吃药维持。

小李和妻子都在一家小工厂打工,工作又累又不稳定,两人一个月拼死拼活加起来也就挣6000块。

他们有两个孩子,大女儿18岁,为了给家里减轻负担,高中没读完就辍学出去打工了,但因为年纪小,学历低,每个月也只能挣个两三千块。

小儿子才5岁,正是需要花钱的时候。

为了能在城里有个落脚的地方,小李在房价高的时候东拼西凑借了不少钱,付了个首付买了套小房子,贷款80万,每个月要还4500元房贷。

这房贷就像一座大山,压得他们一家喘不过气。小儿子每个月幼儿园学费加上杂七杂八的费用要1500元,一家人的吃喝拉撒、父母的医药费,全靠小李夫妻那微薄的工资。



为了多挣点钱,小李下班后去跑网约车。但现在网约车竞争激烈,平台抽成又高,他每天晚上从7点跑到凌晨1点,一个月下来也就挣个2000块左右,有时候平台搞活动,收入还会更少。扣除油钱或者充电费,实际到手的钱所剩无几。

屋漏偏逢连夜雨,前段时间小李的妻子在工厂干活时受了伤,住了好一段时间医院,不仅花光了家里仅有的一点积蓄,还欠了不少外债。

工厂老板只给了一点微薄的赔偿就把她辞退了。妻子受伤后不能干重活,只能在家休养,家庭收入一下子少了一大半。小李一个人要养活一家老小,压力大到极点,每天都愁眉苦脸。

小李和妻子因为生活的压力,经常争吵。妻子埋怨小李没本事,不能让一家人过上好日子;小李又觉得自己已经拼尽全力,却还是无法改变现状,心里窝火,两人一吵起来就互不相让。

前段时间,小李的父亲突然病重住院,需要一大笔手术费。小李四处借钱,亲戚朋友们也都不宽裕,根本借不到多少。

看着躺在病床上的父亲,小李心急如焚却又无能为力,他觉得自己的生活已经陷入了无尽的黑暗,看不到一丝希望。



所以,对比之下,城里的独生子和独生女结合,才是强强联合,毕竟三代人的财富都集中在一起,想不过好日子都难,大家说对不对!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