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最惊喜!
当1969年精工发布第一只石英腕表的时候,价格并不比一块瑞士产的机械表要便宜,在当时甚至可以买一辆汽车,但对比机械表巨大的准确优势,引致行业的开发者、特别是日本的制造商信心满满的笃定,增加研发、批量生产、降低成本、压低价格,当时所有人都认为:石英表必将取代机械表。
后面的结局我们都知道了,经历了石英风暴的洗礼,瑞表厂商的打法变了,不再宣传走时稳定性,取而代之的是品牌价值、稀缺性、复杂度,以致于现在去手表论坛讨论走时精准的问题,总有表友来一句:想走得准为什么不买apple watch?
但是走得准真的不重要吗?
今年(2024年)给我带来最大惊喜的手表,来自于一块帝舵。
断断续续买过三块劳力士的我,真的从来没想过会买帝舵,但因为平时有玩卡丁车的爱好,也长期看F1,这块表是帝舵和小红牛合作发布的第一块特别款,当时看了车手定妆照就感觉,“这个蓝真好看呀”。
但从照片发布的3月底,到后来的4个月过去,没有任何有关这块表的消息放出,业内的朋友、专卖店、几乎所有人都不清楚它会不会真的公开售卖,加上当时杰伦粉计时款大热,官网却毫无踪迹,大家都觉得帝舵这个浓眉大眼的也开始耍猴了,好看的只做成隐藏款限量搏眼球,大众在专柜只能买丑的。
渐渐的也就没抱什么期望的来到7月份,在香港路过了几个专柜,其中一个销售老爷爷告诉我他在昨天刚刚卖了一块!我就寻思着这货应该要来了,别的专柜都说还没见过,老爷爷卖的可能是亚洲第一块。但我之后便要赶着出差,无法逗留,只能留下联系方式,悻悻然离开了。
来到马来西亚出差,处理完工作已经过了一周,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去吉隆坡的帝舵专柜,普遍的答复都是:没见过,或者没有那么快来到我们这里,整个亚洲市场香港是大本营,瑞士有新表会先到香港,再转运分发到别的国家,这个时间一般要等2-3个月左右。没办法也只能留下了联系方式,预估得等回国了。
但就是这么巧,在我快回国的前两日,吉隆坡的一个帝舵店通知了我,马来西亚的头2块到货,我马上赶过去提了人生中第一块帝舵,销售小哥也说我是马来西亚第一个购买这款腕表的客人。
其实刚刚提表的时候还是有一点失望的,实物表盘的蓝会稍微暗一点,与车队宣传照上明亮的深蓝有一点色差;虽然是一块200米的潜水腕表,原配的橡胶加皮革材质表带并不能泡在水里使用,只能换附送的另外一条帆布表带下水,但是更换表带又需要工具,没有快拆结构;表壳稍厚14.4mm,与今年发布的新碧湾41mm(13.6mm)和碧湾1958(12.8mm)都有不少的差距。
但戴了一段时间后,没想到这么香。黑加蓝,配色很亮眼,深了一点的蓝在阳光下可以重现宣传照片里的效果,黑陶瓷有几个倒角是亮面的,潜水刻度盘也有一定的反射,虽然是全黑的,但有过渡,质感很好。
夜光指针和刻度发光的时间,是真的长,比劳力士还要长,在关灯很久的房间里看手表,依然有微光能看得清几点。
表把头大,初看不够精致,但上链调时间是真的省力好用。没有日历窗,省去了不少调表的麻烦,反正日期也可以手机看。
拥有瑞士官方天文台认证,一开始我没觉得是一个多么重要的事情,毕竟即使是劳力士、pp之辈,也无法在准确度上有什么再大的突破。直到我戴这块帝舵一个多月不间断,误差只在5秒内,实在是让人大为震撼,这可以说是这块表最大的优点,不知道是个体差异还是整体都这么准。
说到准确度这个问题,当买来一块机械表不准的时候,我可能只能认了,心里说服自己不是为了走时准而是为了品牌、设计之类的购买它。但当它变态准的时候,很容易心里对这个品牌产生一种由衷的佩服。
对比我的某品牌腕表,一天误差可以有接近一分钟,一周慢5分钟,送回去维修保养,柜姐居然回答我是正常的,面对这种回答真的是只能认了,当自己买了个爹,这可能也是它在二级市场上渐渐被大家冷落的原因之一吧。
从这块表看现在的帝舵,无疑是走在了一条正确的道路上,不搞炫技的东西,把产品本身最本质的功能做到极好,开背透、新材质、亮配色,越来越抓年轻人的眼光,价格保持在一定的程度,可以负担,又不会没有份量感。它也让我想起我小时候第一次见到机械机芯的惊讶:人类居然可以通过纯机械的组合,精密的实现了对月升日落的归纳感知,真是迷人啊!
凡人
腕表爱好者,摄影工具爱好者,交通工具爱好者,热爱一切实用造物
表态互动
欢迎留言与我们分享
过去一年
你买过最让你惊喜的表是?
评论区留言告诉我们
点击下图进入精彩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