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剑英与周恩来之间的交集要追溯到黄埔军校。后来,在周恩来的认可和支持下,1927 年 7 月上旬,经中共中央批准,叶剑英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
党组织考虑到当时的形势严峻,为了保密,决定让叶剑英暂时不要和其他党员发生联系,以便他能在更隐蔽的情况下为党工作。
叶剑英接受了党组织的安排,入党后的叶剑英,更加积极地投身于革命斗争中。他利用自己在国民党军队中的关系和影响力,为党提供了许多重要的情报和支持。1927 年 12 月 11 日,叶剑英与张太雷、叶挺等领导了广州起义。
多年后,在特殊年代,叶剑英作为周恩来的亲密战友,始终坚定地站在周恩来身边,全力支持他的工作。他们紧密配合,相互支持,共同为确保四届人大的顺利召开而努力 。
1974 年 12 月 23 日,周恩来在病情十分严重的情况下,为了党和国家的最高利益,毅然决定抱病前往长沙,向毛泽东汇报四届人大的筹备情况。叶剑英深知此次行程的重要性和危险性,他对周恩来的安全十分担忧 。
在周恩来临行前,叶剑英再三叮嘱随行的医护人员,一定要想尽一切办法,确保周恩来的安全。
在长沙,周恩来与毛泽东进行了多次深入的交谈。毛泽东认真听取了周恩来的汇报,对他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支持。
经过深思熟虑,毛泽东与周恩来共同确定了四届人大的人事安排方案,决定由朱德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周恩来任国务院总理,邓小平任第一副总理兼总参谋长,叶剑英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兼国防部长 。
回到北京后,周恩来和叶剑英继续为四届人大的顺利召开而忙碌着。他们积极组织各方力量,协调各方面的关系,确保各项筹备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1975 年 1 月,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胜利召开 。
然而,长期的劳累和病痛的折磨,让周恩来的身体逐渐不堪重负。1975 年 12 月,他的病情急剧恶化,陷入了断断续续的昏迷状态 。
医疗组的专家们深知周恩来的病情已经到了极为严重的阶段,他们全力以赴,采取各种措施进行救治 。
12 月 7 日深夜,周恩来突然昏迷过去,呼唤不醒。值班医生立刻紧急召集所有专家、医护人员及警卫等赶到病室。医护人员迅速采取行动,周恩来终于很快苏醒过来 。
周恩来昏迷的消息迅速传遍了中央,在京的多位中央政治局委员匆忙赶到医院。当他们到达时,周恩来已经苏醒过来。他缓缓睁开眼睛,看到身边围满了中央的领导同志,脸上露出了一丝笑意 。
他虽然身体极度虚弱,但仍然颤巍巍地伸出手,和大家一一握手,表达着他对同志们的问候和关切 。
领导同志陆续离开后,过去一直为周恩来理发的北京饭店理发师朱殿华,再次托人捎信请求给周恩来理发。这已经是他第三次托人捎信了 。
周恩来知道后,告诉工作人员说:“朱师傅给我剪了20多年的头发,现在我病成这样,他看了会心里不好受,还是不要叫他了。我很感谢他。。”
周总理在剧痛袭来时,就开始浑身颤抖,脸色由灰黄变为灰暗又转为暗红,豆大的汗珠子顺着面颊颈脖直往下淌 。在这极度痛苦的时刻,他总是拼命地屏息着呼吸,目光死死盯着天花板,用超人的毅力,一动不动,咬牙挺着 。有一次他正在睡觉,突然被病痛惊醒,他忙问身边的护士:“我喊了没有?”
护士回答说:“你叫叫没关系的,如果你疼,你就叫,没关系的。” 可他却摇摇头,坚持忍着不喊不叫 。
唯有一次,他实在忍受不了剜心般的疼痛,将张佐良大夫叫到身边,痛苦地说:“张大夫,我实在忍不住疼了,想哼哼,行不行?”
张佐良赶紧说:“总理,总理,你疼就喊…… 没关系…… 怎么样疼得好一些,就怎么样!总理,你别…… 别再拘束…… 自己了。”
说到这里,张佐良的泪水已经溢出眼眶,要不是眼镜镜框挡着,早就顺着鼻梁滑落了下来。他说完这句话赶紧离开周恩来的病床,他不希望周恩来看见他的眼泪,也是在这一刻,张佐良突然明白了为什么周恩来自从卧床不起后,就不肯让别人分担他的痛苦,甚至拒绝常年给他理发的朱师傅来给他理发刮胡子。
在周恩来病重的日子里,叶剑英始终全心扑在他的治疗上。他无论白天还是黑夜,只要有时间,就主动与主治医生联系,了解治疗情况 。
他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要想一切办法,能延长一天就延长一天,哪怕是多延长一小时一分钟,只要可能,就要尽到医疗方面的最大努力和责任!”
他不仅通过电话关心周恩来的病情,而且隔几天就要来医院一趟,看看周恩来,约医疗组的专家们和工作人员座谈,听取汇报,并对医疗和保健工作提出自己的意见,作出明确指示 。
自周恩来病重后,特别是 1975 年下半年卧床后,叶剑英基本上是天天来 。特别是在处理重大问题的前后,必定来请示汇报 。
一开始,他经常和周恩来一聊就是3个小时,都是说党和国家的大事,一起商量怎么应对各种复杂情况。后来,周恩来的声音慢慢变小了,他们聊天的时间也就减到两小时了。再后来,叶剑英越坐越贴近周恩来,谈话的时间也越来越短,连一个小时也无法坚持了 。最后,只有数语,一声招呼了…… 终于,周恩来难以再说出声了 。这时,叶剑英仍然坚持天天来,来了就紧贴周恩来坐下,轻轻握住周恩来的手,他们一句话不说,你望着我,我望着你……
周恩来的卫士长张树迎至今都记得他们 1975 年底的最后一次谈话情景 。叶剑英进来先握了握周恩来的手,因为周恩来早已卧床不起,他只能微微一笑表示他高兴的心情 。
叶剑英欲言又止,但看看身边有医护人员,就叫大家暂时先出去,并说无论是送水送药,不按铃不许进 。但医生护士也不能远离,便在屏风外监视着周恩来的心电示波仪 。
里面的话语断断续续地飘了出来,大家也知道叶剑英来一定是在汇报有关中央的重大问题。
叶剑英谈完话出来,把张树迎和卫士高振普叫到跟前,神情很严肃地吩咐说:“你俩都得把纸笔准备好,24小时陪着总理,一刻都不能离人。总理这个人原则性特别强,好多事和委屈都憋在心里不说,特别是对中央里的某些人,要是到最后有什么心里话要讲,你们可得都给我记下来……”
因为叶剑英不可能天天守在周恩来身边,张树迎便和高振普轮流值班守候,保证每时每刻他俩都有一个守在周恩来身边,而且随时都准备着抓笔记录……
然而,周恩来始终没有说什么 。生命最后几天,他索性闭紧双唇,绝口不谈政治,直到呼吸停止默默地离去,张树迎他们手里那张纸上也没有留下一点墨迹 。
周恩来逝世后,张树迎和高振普将白纸交给叶剑英,觉得自己给叶剑英交了一张白卷,很对不住叶剑英的重托 。叶剑英望着白纸,眼里陡地涌起泪花,讷讷说一声:“唉,他一生顾全大局…… 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