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老实人都会抱怨,为什么人情世故那么复杂,自己根本学不会。

老实人去学人情世故,就像是“鹦鹉学舌”一样,终究是模仿不来的,也是学不来的。

既然学不来,那为什么非要去“鹦鹉学舌”呢?人情世故,确实很重要,但没有想象那么重要。

不见得擅长人情世故的人,就一定混得风生水起。也不见得不擅长人情世故的人,就一定混得凄凄惨惨。

对于人情世故,有兴趣去学,那就去学。没有兴趣,那就算了。人在江湖的生存之道,可不只有一种。

如果你是老实人,不擅长人情世故,我建议你,要牢记这3句话。



一、嘴巴实在不会说话,那就反其道而行之,学会倾听,保持沉默。

如果你是老实人,相信你最纠结的问题,就是自己“嘴巴太笨”。

你会认为,就是因为自己嘴巴太笨,缺乏能说会道的本事,所以自己的处境很糟糕。

这真的是绝对的吗?并不是绝对的。

人在江湖,再怎么会说话的人,也都会得罪别人。倘若老实人“鹦鹉学舌”,也学别人侃侃而谈,得罪的人会更多。

既然嘴巴实在不会说话,那为什么不反其道而行之,选择当个听客,保持沉默呢?

不说话,就没有人可以抓住你的把柄;保持沉默,就不会轻易得罪别人;守口如瓶,就可以隐藏自己,不让别人注意到自己。

会说话,固然是好事。可不懂得说话,也不用自卑,因为保持沉默,守口如瓶,比侃侃而谈,更能保护自己,明哲保身。



二、对于任何人,都需要“三七分”,既要有三分的真诚,也要有七分的防备。

为人处世,终究需要保持“三七分”的原则。

什么是“三七分”的原则呢?比如真相,只说三分的真相,其余七分的真相,要烂在心底,不要让别人完全知道。

比如待人接物,面对任何人都要保持三分的热情。至于其余七分的态度,最好保持“防备”之心。既要热情,也要防备。

倘若说任何话,做任何事,都是付出“十分”的态度,轻则得罪别人,重则给自己惹来麻烦。

老实人的性格偏向于懦弱,难道说,他就要表现出十分的懦弱,动不动就退让吗?

越是性格懦弱,越是要坚持“三七分”的原则。三分的退让,这是可以的。而其余七分的态度,理应“强势”一点。

本质上,就是“先礼后兵”。一开始,就给别人礼貌、大方得体的一面,如果别人不领情,或者咄咄相逼,得寸进尺,那我们就需要及时反击。



三、不够圆滑不要紧,只要少管闲事,井水不犯河水,一样有不错的人缘。

有一个问题:究竟什么样的人,会有不错的人缘?

相信很多人会觉得,唯有性格圆滑的人,才会有不错的人缘。

真的如此吗?答案是否定的。性格越是圆滑,就越是虚伪,只会跟别人逢场作戏,别人对于虚伪的他们,基本都是心中反感的。

圆滑,并不是最好的选择,“少管闲事”才是最好的选择。

不论处于什么环境,也不论跟什么人打交道,你尊重别人的选择,不管别人的闲事,别人觉得你会做人,有原则,自然就会认可你,对你有好印象。

为什么不管别人的闲事,会给别人留下好印象呢?就六个字,井水不犯河水。

你的事儿,只跟你有关,而跟他无关,那他就不该管你的事儿。反之,他的事儿,只跟他有关,而跟你无关,那你就不该管他的事儿。



写到最后

老实人最大的问题,不在于不懂得人情世故,而在于缺乏一定的江湖经验。

嘴巴太笨,不懂得能说会道,不代表这就是缺陷。做个保持沉默、守口如瓶的人,一样明哲保身,处境安稳。

为人处世,总是以“十分”的态度去对待别人,这就有点太极端,不给自己留后路了。与其“十分”,不如“三七分”,态度要“中和”一点。

至于圆滑,这就很可笑了,不一定是圆滑的人,才会有不错的人缘。在现实生活中,少管闲事,懂得井水不犯河水的人,也会有不错的人缘。

老实不是什么大问题。不懂得变通,也缺乏江湖经验,才是致命的。

文/舒山有鹿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