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人民网等官方媒体报道,2025年初,美国总统特朗普频繁签署文件,对多项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全球贸易格局因此掀起惊涛骇浪。这一系列动作背后,特朗普下一步计划究竟如何?中方又将如何应对?国际社会又有着怎样的反应?这些问题成为全球关注焦点。
特朗普上台之后,为了实现所谓“美国优先”,在贸易领域不断挥舞“关税大棒”。2月10日,他签署文件宣布对所有美国进口钢铁和铝征收25%的关税,取消部分贸易伙伴钢铝免税配额和豁免政策。短短几天后,13日又签署备忘录,要求确定与各外国贸易伙伴的“对等关税”。18日更是宣称美国将对进口汽车征收约25%的关税,计划4月2日正式宣布。2月19日,他还表示将对进口木材和林业产品征收25%左右的关税,且声称“下月或更早时候”宣布最新关税措施。这些举措涉及众多行业,从基础工业原料到高端制造业产品,再到农林相关产业,覆盖面极广,全球众多经济体都被卷入这场关税风波。
特朗普(资料图)
面对美方咄咄逼人的态势,中方坚决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关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国际法基本原则,经国务院批准,自2025年2月10日起,中方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对煤炭、液化天然气加征15%关税;对原油、农业机械、大排量汽车、皮卡加征10%关税;对附件所列进口商品,在现行适用关税税率基础上分别加征相应关税,同时现行保税、减免税政策不变,此次加征的关税不予减免。
除关税反制外,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因谷歌公司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依法对其开展立案调查;中国商务部将PVH集团、因美纳公司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这一系列举措彰显出中方在维护国家利益和市场秩序上的坚定决心。
特朗普政府四处挑起关税争端,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与不满。世界贸易组织18日在瑞士日内瓦召开总理事会2025年度第一次会议,中方主动设置议题,在会议上对美方单边加征关税做法及其恶劣影响表达严重关切,要求美方取消相关做法,并呼吁各方以切实行动维护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这一呼吁得到众多国家响应,欧盟、加拿大、巴西、俄罗斯等超过30个世贸组织成员发言,对美方单边主义做法表达严重关切。
特朗普(资料图)
欧盟常驻世贸组织代表若昂・阿吉亚尔・马查多指出,美方政策不合法且经济上得不偿失;加拿大、新西兰、新加坡呼吁国际社会不应重回强权政治和“丛林法则”时代;挪威、尼加拉瓜表示贸易战会严重冲击依赖国际贸易的中小成员;巴西、巴基斯坦等呼吁珍惜和维护二战后建立的国际经济治理体系和最惠国待遇基本原则;澳大利亚、尼日利亚、埃及等呼吁克制采取有损多边贸易体制的单边措施。各方都明确表达出对美国这种破坏全球贸易秩序行为的反对态度。
从实际影响来看,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对美国自身经济也造成诸多负面影响。一段时间以来,美国总体物价水平居高不下,食品和能源成本上涨是重要因素。而特朗普掀起的新一轮关税战,无疑进一步推高通胀风险。加征关税导致进口商品价格上升,企业生产成本增加,这不仅扰乱全球供应链,也使得美国国内企业面临原材料供应不稳定、成本上升等问题,影响企业生产经营,进而冲击美国国内就业市场。例如,汽车行业作为美国重要产业之一,加征进口汽车关税,不仅会导致消费者购买汽车成本增加,还可能影响汽车企业零部件供应,对相关上下游产业的就业产生连锁反应。
特朗普(资料图)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外部压力重重,中国经济依旧展现出强大韧性。202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在三季度同比增长4.6%,四季度跃升至5.4%,全年实现5%的增长目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因此上调了中国2025年经济增长预期。内需和外需共同拉动下,中国工业生产表现亮眼,电动汽车和光伏行业贡献突出。先进技术、电子行业和汽车行业发展迅猛,工业机器人产业蓬勃兴起,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也拉动了国内消费。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和产业升级,使其在应对外部贸易摩擦时更具底气。
如今,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仍在持续发酵,其下一步计划虽未完全明晰,但从当前动作来看,继续推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可能性极大。然而,中方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维护多边贸易体制上的立场坚定不移。中国已将美征税措施诉至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积极利用国际规则捍卫自身利益。国际社会也普遍认识到美国做法的危害,对中方的立场表示理解与支持。在全球经济深度融合的当下,任何试图破坏贸易秩序的行为都不会得逞,美国若继续一意孤行,最终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