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职了?

松口意味着败下阵来,特朗普真这么有能力,这么轻松就将俄乌冲突解决了?实际情况来看,厉害的不是特朗普,而是美俄的亲近,压缩了乌克兰为数不多的生存空间!



“提出条件”

2019年4月当选乌克兰总统,俄乌冲突耽误了大选时间,任期到了,还是继续履行总统职责,23日却语不惊人死不休,释放下台信号,却有前提条件。

“换取乌克兰加入北约或实现和平,如果乌克兰民众真的需要他离开”。



加入北约的执念还未完全放下,泽连斯基单纯觉得,加入北约后乌克兰就能获得想要的安全保障,但这个思想,太旧了。



美国一次次操纵北约扩张,呈现的结果,北约不仅走样还过时了,2025年的美国,已经不将北约放在眼里,马斯克2月初的时候还直接在社交平台上发帖,严厉批评了北约,还呼吁对其进行彻底改革。

冷战下的产物已经不符合动不动就发动热战的国际情况,想必泽连斯基也已经看出来了,尤其美国已经不站在他的梯队,既如此,北约对乌克兰的庇护,已经变成极有限的。



能实现乌克兰真正的和平,成了泽连斯基能做的最后一件事,他的心理防线好像出现了崩塌,连离谱至极的矿产资源协议,都还愿意继续和美国谈。

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华尔兹领导的团队正在和乌克兰谈,5000亿美元的天价被取缔,但可执行的,具体的价值是多少还没说。



对美国来说,5000亿美元也并非咬死,乌克兰的900亿美元也能谈,但事实真是如此吗?

西方媒体的爆料,让世界再次刷新对美国的认知,新修订的矿产协议,条件只会更加严苛,要求乌克兰将资源和基础设施收入的一半投入一项5000亿美元的基金,而美国会拥有该基金100%的权益。



摇身一变成了乌克兰最大的施压者,面对泽连斯基未能参与进俄美会谈的抱怨,特朗普也只是不咸不淡的来了一句“不怪我,全是因为他没有任何牌”,全成了乌克兰的错,可美国,怎么可能清白?



“得寸进尺”

22日的演讲,特朗普的发言,再次震碎人的三观。

“我会向乌克兰索要稀土和石油,任何我们能得到的东西”。



一个独立的国家,成了美国的“后备箱”?这么发言,美国也是真敢说,还不止,就连泽连斯基的突然请辞,其中也不排除有美国的手脚。

白宫知情人士消息,特朗普压力直接给到泽连斯基身上,要他立即离开乌克兰前往法国,“未经选举的独裁者”还曾努力,试图为昔日攻击特朗普的言行降温,希望能与特朗普互相理解。



俄罗斯在战场上不相让,甚至完全占据了主动的位置,舆论战场伴随美国的“倒戈”也彻底没了乌克兰的立足之地,就连还在声援的盟友,本质上也属雷声大雨点小。

英国为例,斯塔默虽然说将对俄罗斯实行新一轮的制裁,还说极有可能派遣2万名士兵参与乌克兰的维和行动,但有专业的军事分析师评价了这行为,根本不现实。



英国政府刚经历“破产”,别说无法派出两万名像样的部队,主力坦克能用的也只有25辆,弹药库存能否撑一周都难,关键的,像斯塔默这样愿意继续支持乌克兰的人,在欧洲国家里越来越少。

意大利总理梅洛尼在21日的视频通话里改口,开始说欧洲若想要真正实现持久的和平,需要特朗普强有力的领导,拥有数万意大利人签名的请愿书,只是为了向俄罗斯和所有俄罗斯人民道歉。



虽不愿承认但仍旧是现实,美国的态度,还是成了很多国家的“风向标”,因不想得罪美国,所以选择抛弃乌克兰。



风向的变化,给了泽连斯基更清晰的感知,虽抛出了以和平为结束战争的条件,却解释自己要的是乌克兰当下的安全,而非20年后的,做出了巨大的退让,试图换美国的手下留情,只是不知道,特朗普会就此松手吗?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