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初期涌现了多少明主猛将,晚年就有多少遗憾。

其中最大的遗憾莫过于刘备为报两兄弟之仇兵出东吴,最后被一把火烧个干净,只能在白帝城托孤。

刘备都那么努力了,为什么依旧无法完成匡扶汉室的大业?



中道崩殂

历史上,刘备是不幸的。

他为了“匡扶汉室”这四个大字,从少年起兵到中年颠沛流离,再到晚年的流离失所。

他被吕布打过,也被曹操追杀过,最后只能寄身于同族刘表旗下,在新野暂得喘息。



虽然占据了新野,但刘备能不知道自己这个老大哥的想法嘛,他在新野就是帮荆州挡枪的。

即便给人家做事,刘备依旧过得不安稳,因为刘表的小舅子还想杀他呢。



如果不是的卢马跑得快,他就要成为蔡瑁的刀下亡魂了,这时的刘备是不幸的。

后来,他遇到了一名谋士,名叫徐庶。

两人相遇后,徐庶很高兴,刘备也很高兴,唯独曹操不高兴。



后来曹操从中作梗,导致徐庶离开。

那天他望着挡住徐庶身影的桃林,眼泪止不住的掉下来。

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但上天就是见不得你好,而你除了眼泪,什么都没有。



如果不是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又在赤壁大败十万曹军,恐怕他就要死在长江边上。

看到这里,刘备貌似也太不幸了。

可是,在说他不幸的同时,他也是幸运的。



因为汉武帝推恩令的实施,导致他虽有皇叔身份,但自幼穷苦,只能织鞋贩履为生。

如果天下没有大乱,他恐怕要织一辈子草鞋。

在镇压黄巾之乱的时候,他又在燕地遇到两名战力无双的好兄弟,并且忠于他一生,从未萌生半刻反叛之心。



后来,刘备在公孙瓒手下做事时,又遇到了赵云。

赵云在见到刘备后,直接抛弃一方诸侯的公孙瓒,反而愿意跟着刘备吃苦受罪。

如果曹操能得到其中一人,恐怕做梦都要笑醒吧。

这个世界就是这么奇怪,有人拼命都得不到的东西,有人闭着眼就能得到。



再后来,大家说:卧龙凤雏得其一,便可轻松夺取天下。

在得到诸葛亮后,他就已经非常满足了,但没想到借来荆州时,他又顺手得到庞统。

既然得到“卧龙凤雏”,他又为何没有夺取天下呢?



益州之战

很多人觉得,刘备在赤壁打败了曹操,夺下了荆州,是时候歇一歇,好好休整一番了。

但他并没有停下脚步,而是以尽快的速度进入益州。

于是,很多人就觉得刘备这是野心太大,是个口蜜腹剑之人。



事实并非如此,在夺下赤壁的时候,刘备得到了四个郡,东吴只得到一个南郡。

但刘备得到的四个郡全在荆南,位于长江以南,东边与东吴接壤,西边是刘璋的益州。

这片区域易攻难守,无论人口还是粮草,都少得可怜。



而东吴占领的南郡,则位于长江北岸,北可攻曹,西可进蜀,南可包夹刘备。

如果刘备想在荆南四郡潦草度日,迟早会沦为东吴的口中餐。



好在孙权野心太大大,想趁机夺取天下,结果在北方攻不下合肥,周瑜西征时又死了,为此还引发了内部纷争。

最后逼得东吴没办法,只好将荆州南郡借给刘备,让其帮忙一同抵御北方曹操。



本来庞统是跟着周瑜驻守南郡的,现在周瑜一死,南郡又归刘备了,卧龙凤雏在各种巧合下,最终完成了合体。

既然卧龙凤雏合体了,为什么后续没做出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



那是因为两人虽被外界称为“卧龙凤雏”,但其实并没有太多交集,更不是所谓的“朋友”。

庞统刚来到刘备阵营时,双方还发生过摩擦,并不是非常顺利。

如果不是诸葛亮力荐,估计刘备还不拿庞统当回事儿呢。



庞统这人也有点小心眼,他觉得自己的才能不弱于诸葛亮,却做着鸡毛碎皮的小事,心底一直憋着一口气。

直到刘备入蜀的时候,庞统才迎来展现才能的机会。



关于这次入蜀,后世学者对此褒贬不一。

但在小编看来,其实刘备入蜀的时候,并没有夺取益州的想法,更多的是想帮刘璋击败张鲁,然后与之联盟。

届时,刘备便能联合东吴、益州刘璋,三人合体攻曹。



所以,这次入蜀时,他只带了庞统及一众小将入蜀。

但是没想到,刘璋这人能力不够,猜忌心还大,双方非但没有合作,反而成为仇人。

在庞统的建议下,刘备决定取而代之。



于是,一场耗时三年的益州大战开始了。

虽然刘璋把持益州多年,但实在不堪一击,庞统也发挥自己的才能,帮助刘备出谋划策,摧城拔寨。

既然胜利在即,庞统又是怎么死在胜利前夕的?



庞统之死

随着愈发靠近成都,将士们也难掩脸上的笑容,即便刘备也觉得是时候庆祝一番了。

在夺取涪关后,刘备大摆宴席,犒赏三军。

在这样的欢乐气氛之下,唯独庞统一人黑着脸。



刘备以为他有心事,便问起缘由。

庞统如实回答,说:“我们现在做的是征伐他国的事情,这并不是一件值得开心的事情。”

刘备见此,便随便找了一个借口搪塞过去。

为此,庞统只能用大笑掩饰自己的无奈,便转身离去。



第二天酒醒后,刘备也觉得自己有些失礼,便向庞统道歉,表示昨晚将其赶出营帐的做法不对。

其实庞统并不在意这些细枝末节,他在意的是刘备在行军作战时全凭个人喜好做决定,太缺乏理智。



很快,远在荆州的诸葛亮听到此事,自然懂庞统在说什么。

于是他急忙给刘备和庞统写信,让其小心行事,谨慎行军,毕竟大宴之后,士兵难免会放松警惕。

如果贸然行军,很有可能遭遇埋伏。



如果这封信是其他人写的,庞统一定会重视起来。

但偏偏是诸葛亮,因此此前庞统心中一直憋着一口气,想要证明凤雏并不弱于卧龙。

在这样的心理作用下,庞统忽略了敌军埋伏。

等他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为时已晚,成千上万只利箭已然洞穿了他的身体。



庞统一死,刘备这才醒悟过来,狮子搏兔亦需全力,更何况执掌益州数十年的刘璋呢。

于是,他让关羽独守荆州,其余人全部入蜀攻璋。

虽然很快攻下了益州,但刘备依旧没有停下脚步,继续北上攻打汉中,最终成为汉中王。



建立蜀汉政权后,刘备能从庞统之死中得到教训吗?

很明显,刘备并没有汲取一丝教训,他在关羽败走麦城,张飞又被孙权害死后,又开始意气用事。

虽然出兵东吴时“豪气万分”,但兵败夷陵时,将蜀汉夺取天下的本钱尽数输光。



虽然诸葛亮懂得庞统的担忧,也知道主公不够理性,但他在出兵东吴时的劝谏,只能化作刘备一句——“留守蜀汉”。

留守成都的诸葛亮,看着主公刘备兵败夷陵,没有一点办法。



刘备能夺取天下,靠的就是“仁厚忠义”,而最后也是输在“仁厚忠义”四字上。

正所谓成也风云,败也风云,刘备落得如此下场,也是天注定的,非人力可以改变。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