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乒乓球亚洲杯结束,中国队员包揽了男女单打的6枚奖牌,皆大欢喜。
然而,令球迷们有些意外的是,两个世界排名第一、刚刚在新加坡大满贯赛上拿到冠军的孙颖莎和林诗栋都输球了。林诗栋在半决赛3-4被梁靖崑逆转,无缘决赛,只拿到第三名;而孙颖莎在决赛竟然被王曼昱零封,屈居亚军。
孙颖莎和林诗栋是怎么输球的呢?
首先必须肯定的是,乒乓球比赛的输赢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不是一个二个因素就能完全决定的。林诗栋的输球,主要在于比赛经验不足,他跟蒯曼一样,领先的情况下就不会打球了,总被对手逆转。而孙颖莎的输球,主要在于王曼昱状态太好了,她的防守就如巴黎奥运会的陈梦,怎么攻也打不穿。
但是,个人以为,他俩的输球,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过于看重战术,被战术束缚了手脚。
乒乓球比赛就如打仗一样,一通乱打是肯定失败的,但如果教条主义地按照赛前制定的一整战术来执行,不随机应变,也是不行的。
孙颖莎和林诗栋输球的这两场比赛,都是队友之间的内战,是没有场外指导的,战术执行和贯彻全靠自己。必须指出的是,孙颖莎和林诗栋都还不是马龙那样的队员。比赛经验非常丰富的马龙能够在比赛中自己找到正确的战术,从而战而胜之。如马龙的几场经典战役有:发球发张本智和的正手小三角,0-3落后时用游击打法4-3大逆转林高远。孙颖莎和林诗栋赢球主要还是靠实力碾压,然后坚决执行教练安排的战术。
我看孙颖莎对王曼昱的比赛,两人先是较量反手,孙颖莎打了两局打不过,第三局0-3落后时叫了暂停,暂停之后决定更多地使用正手,又掉进王曼昱的算计中,仍然效果不好。整场比赛,严格按赛前战术在走,尽入对方彀中。
林诗栋对梁靖崑,则一直陷入被梁靖崑攻反手的泥潭中出不来,林诗栋纵有万般武艺,施展不出。林诗栋的赛前战术中,显然没有一条,如何避免梁靖崑反手攻击反手。
个人以为,穷则思变,当乒乓球比赛处于劣势时,就是要从赛前制定的战术中跳出来,反教条主义,看我七十二变。我用各种发球都来一遍,用各种线路都打一通,各种落点怎么舒服怎么来,让对手根本没法猜,然后我看哪种有效,再挑出来用。如果一直没有有用的,我就一直变。如果对手发现我总在用这个战术,作了准备,我再作变化。而不是一套战术贯穿始终、一条道路走到黑。
当然,这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面对状态更好,水平更高的对手,战术再怎么变化也终究还是打不过,但我至少试过了,比总被对手牵着鼻子走,死得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