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小刀99
如果把时针拨回到3年前。
2022年2月23日,波兰总统杜达正对基辅进行一场非公开访问。
深夜,杜达与泽连斯基告别。
这是开战前的几小时。他们已经知道俄军将要进攻的消息。
分别时,泽连斯基送杜达到总统府门口。
两人拥抱。泽连斯基动情地说:“这也许这是我们最后一次见面了,保重吧,朋友。”
有媒体称,当时杜达也很动情,请泽连斯基跟他一起撤离。泽拒绝了。
这显然是一条假消息。
杜达作为总统,不可能在战争爆发前,请另一个国家的总统撤离。这不符合一个政治家处理国际事务的规范和逻辑。
显然,媒体要以此来打造泽连斯基的强硬人设。
其实不用打造,一个人在历史上的勇气和作为,是用行动书写的。
就在杜达回到华沙,还没等他睡下,传来战争爆发的消息。
但显然,俄军低估了乌军,也低估了泽连斯基抵抗的决心。
他们把2022年当成了2014年。犯下大错。
乌军的勇气,是在关键时刻的第一仗守住了安东诺夫机场。
这是个货运机场,客流量不大平时人也不多,没有防御力量。
俄军选择这里很有眼光,如果拿下就可以将它作为前进基地,为下一步直扑基辅市中心提供强大兵源。
1968年苏军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就是这样干的,只花了1个多小时,就拿下捷克总书记。
历史会重演吗?1小时22分的大话是怎么出笼的?
乌军国民警卫队一个步兵营,成功迟滞了俄空降军的机降。
迟滞半小时后,乌军一个火箭炮营赶到机场,开火,一个极速基数射击,把俄空降军全覆盖,机场跑道也打出了大坑。
机场,再也无法起降飞机。大批的俄军后续人员和装备无法降落。
这不是机缘巧合,也不是上帝眷顾。
这是乌克兰军人神圣的站起。
但俄军特种部队,还是渗进了基辅。
《时代》周刊记者西蒙·舒斯特在报道中写道:
战争第一天,泽连斯基接到通知,俄罗斯突击队已经空降入基辅,要杀死或俘虏他和他的家人。
当乌克兰军队在街上与俄罗斯人作战时,他的总统卫队曾试图“用一切他们能找到的东西”来封住总统府。
后方入口处的大门被一堆警用路障和胶合板堵住,更像是一堆垃圾场的废品,而不是一个防御工事。
“当夜幕降临的第一天晚上,政府大楼周围爆发了枪战。总统府内的警卫关了灯,为泽连斯基和他的十几名助手带来了防弹衣和突击步枪。“
问题在于,包括总统在内的很多人,并不知道该如何使用这些武器。
一个叫阿列斯托维奇的警卫告诉舒斯特,俄罗斯军队曾两次试图突入总统府,但被击退。泽连斯基补充说,那个时候,他的妻子和孩子都还在楼内。
采访指出,当时美国曾提出撤离泽连斯基和他的团队,并帮助他建立一个流亡政府,可以让他继续在远方进行领导。
但他用一个后来成为世界各地头条新闻的说法回应道:
“我需要的是弹药,而不是搭顺风车!”
3年过去了,没搭顺风车的泽连斯基仍在坚持着。
有媒体称,泽连斯基是这3年里老得最快的人。
3年里,泽连斯基出生入死,从波诡云谲的国际舞台,到炮火纷飞的战场前线,他领导乌克兰人民一次次从渺茫走向胜利,又从胜利走向渺茫......
所有打得最激烈的战场他都去过:库尔斯克、马里乌波尔、哈尔科夫、巴赫穆特、阿夫杰耶夫卡、波克罗夫斯克……
他以非凡的勇气,在历史的狂澜中书写下震撼人心的诗篇。
当炮火撕裂开宁静,他选择站在人民中间,用坚定的目光与颤抖的土地对话,用无畏的声音向世界呼喊。
3年后的2月23日,泽连斯基在当天举行的“乌克兰2025年”论坛上表示,如果能带来和平,他愿意辞去总统职务,或者用他的辞职换取乌克兰加入北约。
并表示,“不会签署令乌克兰十代人都要付出代价的协议。”
这是他对历史的回应。
已然老去,仍有勇气。
不在安逸中高谈阔论,而在风暴中挺身而出。他的名字,将如同一颗星辰,永远闪耀在人类追求自由与尊严的夜空中。
但他的结局,暂不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