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奥运会之后,国乒进入了一个新的备战周期,对于国乒现在的球员来说,外协会和国乒的差距越来越小,所以被对手研究透彻之后,需要不断的技术革新,当然这是一个非常困难的过程,但是顶级球员必须要做到,而且要做到更好,否则就会在比赛中非常困难。我们来讨论一下国乒六大主力在封训过后,通过两站比赛,新加坡大满贯和亚洲杯的改变。
林诗栋:稳健发挥
对于林诗栋来说,自从在巴黎奥运会之后,就一直居高不下,一开始,林诗栋是按照第三人的资格去培养,不过通过几站比赛的冠军,让林诗栋的排名飙升,他的实力和状态,已经是大主力的存在,所以成为国乒大主力,是林诗栋本身实力和努力的结果。
而在封训期间,对于林诗栋而言,他依然是发挥稳健,实力和状态方面没有任何起伏,这是对小将来说最关键的一环,一旦起伏严重,会很难得到教练组的信任,这说明林诗栋完全符合教练组的要求。
梁靖崑:节奏调节
对于梁靖崑而言,这次新加坡大满贯和亚洲杯,他都闯进了决赛,而且在比赛中面对更多实力强劲的对手,都能够获得胜利,而且球迷之前看大胖比赛,都是非常紧张,现在通过前三板的节奏调节,确实节省了体力,也灵活的掌控了比赛的节奏和局面。对于梁靖崑来说,这样的改变非常适合他,也许还不太成熟,但相信会越来越好。
王楚钦:进攻犀利
王楚钦在巴黎奥运会之前,突然节奏飙升,本来就是快节奏的打法,节奏再次升到一个高点,就会出现命中率的问题,巴黎奥运会经历了一段时间的低谷期,在年终总决赛回升,封训过后,王楚钦的改变非常明显,首先是进攻更加犀利,命中率极高,尤其是正手的使用非常频繁,再有超近台的进攻,手感更好。已经达到了咄咄逼人的地步,这届亚洲杯,他所经历的对手,都是被他强有力的进攻击败。
蒯曼:落点精准
准确的说,蒯曼没有经历太长时间的封训,但是他的改变也非常大,在新加坡大满贯和亚洲杯,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更加激进的蒯曼,之前都在说,蒯曼不跑动,正手空档大,现在蒯曼增加了自己的落点控制,并且正手的使用率提高,保证了正手的护台,落点打法,一直都是蒯曼最信赖的技术,这两站比赛发挥的非常出色。
王曼昱:技术革新
王曼昱在亚洲杯的表现,大家也是有目共睹,顶级球员,如果想要继续下去,每个周期,都会有不同的技术革新,这是必须要做到的,除非必须像马龙一样的控制型打法,无招胜有招,所有的掌控都在自己手中。
对于王曼昱来说,进攻更加明确,前三板的正手使用率极高,而且反手相持转侧身,非常考验球员的速度和命中率,而王曼昱也能够充分的做到尽善尽美。这种技术革新是在王曼昱本身实力厚实的基础上产生的。
孙颖莎:无
对于孙颖莎来说,几乎没有技术方面的革新,在封训过后,孙颖莎进行了增肌,主要目的,还是在自己前三板上的反手运用上,增加了单板质量,这只是在原有的技术方面,做了一个提升。但是这样的提升,技术方面有一些单薄,而且会影响孙颖莎之前的灵活性。尤其是和张本美和的比赛,让我们看到了对手研究孙颖莎已经非常到位,整个正手空档的暴露和反手被压制,都是目前技术单薄的一个重要原因。可以说封训过后,孙颖莎基本没有技术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