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响工会有约、青春有约、遇见良缘等品牌
破解青年“脱单难” 公益交友“加把火”
“四季恋歌·缘起福建”闽清专场活动吸引单身青年热情参与。(闽清
日前,由省总工会、省妇联、省旅发集团指导,闽清县总工会和县妇联主办的“四季恋歌·缘起福建”闽清专场活动在坂东镇宏琳厝举行,全市近百名单身青年参加。活动打造了“赶圩+联谊”交友新模式,“抛绣球”“逛禧市”“牵禧缘”等环节让现场甜度拉满。这是省市群团组织开年联手开展的青年公益交友活动,也拉开了今年福州市工青妇公益交友活动的序幕。
群团齐发力 争相当“红娘”
来自甘肃的小倪是参加市总工会近年举办的集体婚礼的新人之一。婚礼上,他感激地说:“没有工会组织的职工交友活动,我就不会认识她。”小倪和爱人都在福清工作,相识于福清市总工会组织的一场职工交友活动。“我俩平时工作太忙,根本没时间谈恋爱,好在工会牵挂着我们。”小倪说。
市总工会于2010年开始举办集体婚礼,也是在那时,聚焦广大职工尤其是外来务工人员的交友难、婚恋难问题,市、县、基层工会组织三级联动,齐力构建职工婚恋服务链。作为服务链的重要一环,“工会有约 缘来是你”系列活动不断升级。市总工会社联部部长吴信义告诉记者,仅去年全市各级工会就组织了101场交友活动,吸引约6000人次单身青年职工参与,促成396对有牵手意向。“我们以年轻人喜欢的方式帮他们找‘搭子’,既不尴尬也扩大了朋友圈,还提升了生活品质。”
以青年为重点服务对象的团市委,早在2009年就举办了首场青年交友活动,“青春有约”品牌渐渐打出名声,至今已服务单身青年10多万人次。据团市委青年发展部部长池信坚介绍,2021年底,团市委青年交友平台“闽都青友荟”上线,这款小程序可以根据用户交友标签匹配交友,注册青年可发布生活动态图文,官方还会推介一些福利优惠供青年享受。目前已有695个单位的7671名单身青年注册,平台日均活跃人数约200人。去年依托该平台举办公益交友活动30多场,促成300多对有牵手意向。
将家庭文明建设作为工作重点之一的市妇联,同样关注着女性婚恋问题。由市妇联主办的“遇见良缘·遇见爱”新型婚育文化进高校巡讲活动去年启动,市妇联家儿部部长廖禄香说,一年来新型婚育文化进机关、进高校、进企事业单位巡讲就达13场次,线上线下10万人次受益。
青年不领情 问题出在哪?
把帮助青年脱单作为大事放在心上,群团组织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但往往一场活动下来,牵手对数只有个位数,问题出在哪?
“形式太老套,不好玩。”企业单身青年小林参加几次活动后发出这样的感慨。小林说,单位工会通知他参加的交友活动环节与相亲节目大同小异,第二次便没了新鲜感。“这些活动‘牵手’的目的性很强,短短几个小时,那么多人在一起,能聊出啥?人群中有第一眼看上去有点好感的异性就不错了。”
人员匹配度不高,“门不当”“户不对”也影响了牵手成功率。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基层团干部告诉记者,前几年搞活动时,来的优质女生多,优质男生偏少。“优秀女生眼光往往比较高,‘宁缺毋滥’。所以后面我们尽量做到一场活动男女比例相当,同时多动员省市直机关单位、国企、央企、医院、学校等单位的未婚男青年参加。适配度提升后,牵手成功率自然就高了。”
吴信义也坦言,开展交友活动如果不做足功课,进行人员的精准匹配,效果肯定打折扣。“虽然人与人之间讲缘分,但参与者来自八竿子打不着的行业,交流起来都难,更别说交朋友了。”他说,为扩大单身教师朋友圈,全市工会系统1年多来组织2000多名青年教师参加公益交友联谊活动,来的多是科教文卫系统的,“门当户对”,青年就领情了。
缺乏有力的跟进机制,也影响了青年参与的积极性。一位在事业单位工作的女青年告诉记者,她参加过一次公益交友活动,对其中一位男生有心动的感觉,但当时她犹豫了一下,没有加对方的联系方式,之后就与对方失联于茫茫人海中。“一场活动下来建一个群,或者有工作人员跟我们联系,帮我们牵个线之类的,把服务做充分,是不是效果会好些?”据了解,不少公益交友活动缺乏后续服务机制,没有定期回访或为有牵手意向的青年搭建更多深入了解的平台,有些人可能就走散了。
合力破瓶颈 提高脱单率
吴信义告诉记者,去年市总工会通过向专业机构购买服务,“工会有约 缘来是你”系列活动在形式上作了很多创新,比如围绕一起来运动,设计了疯狂市场趣味运动会,围绕一起来听音乐,设计了非洲鼓音乐之旅等。“今年全市工会将开展不少于100场公益交友活动,以‘兴趣爱好+舒适自然+品质提升’为主题框架,为青年职工提供诚意满满的聚会平台。”
他还说,去年“交友联谊+疗休养”这个创新要坚持下去,今年将把2天1夜拓展式交友活动占比扩大,让青年有更放松的环境、更充裕的时间来互动了解。今年市总工会还计划在数字工会平台建立单身青年职工数据库,让大数据先匹配职工的兴趣爱好、对另一半的要求等,有活动时可通知匹配的双方参加。
池信坚介绍,接下来,“青春有约”活动将在形式和匹配度上有所提升。“前两年我们探索了一起参与DIY、密室逃脱、剧本杀或是志愿服务等活动,都很受欢迎,参与者不会尬聊,而是在活动中增进了解。接下来我们将继续组织轻松的小规模活动,比如读书会、香道、书画品鉴等,每次20人。目前来看大家对这些能提升见识的活动感兴趣,消息发布半天不到就报满了,有的活动发布10多分钟就报满,20人的名额吸引了500多人报名。”
记者还了解到,今年团市委将继续联动省直资源以及国企、央企等单位开展“青春有约”活动,还要组织未婚女青年与驻榕部队联谊。“部队优质男生多,之前尝试过将联谊活动办到军营,效果不错。”他还说,为做实服务,今年将请来婚姻家庭律师、喜娘等组建“福州青年交友导师团”,让这支“公益红娘队伍”以讲座、沙龙、网课等方式传递正能量婚恋观。
廖禄香也表示,市妇联将继续与其他群团组织联手开展公益交友活动,还要发挥文明家庭、最美家庭、五好家庭等示范作用,传递积极向上的婚恋观。省关工委副主任马照南参与了两场妇联新型婚育文化宣讲。他说:“青年树立正确的婚恋观,用心经营好各自良善的亲密关系,这是在为家庭、家族、国家贡献和谐力量。”
采访手记
把“小活动”做成“大民生”
为吸引青年参与公益交友活动,工青妇使出了“洪荒之力”。公益交友,看似是为青年搭建相识相知的桥梁,实则更是让青年在有福之州找到属于自己的缘分,收获美好爱情,携手扎根榕城。
群团组织作为党和政府联系青年的桥梁纽带,应强化责任担当,创新公益交友活动形式,增强活动的吸引力和参与度。还要注重活动的精准性,提供个性化服务,提高交友成功率。
公益交友是“小活动”,却蕴含着“大民生”。希望群团组织以解决青年婚恋问题为突破口,帮助青年在温暖和谐的氛围中找到心仪的伴侣,感受家庭的美好,以“小家”的幸福促进“大家”的繁荣,让有福之州的明天更加美好。
(记者 李白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