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谢志传
曹兴诚,这个曾以创办联电而一度声名显赫的人物,近期却深陷婚外情风波,舆论风暴愈演愈烈。从一开始的否认,到如今承认与女方关系,曹兴诚的言行早已证明了他的私德与诚信问题。但更为荒唐的是,民进党却依旧给予他极高的政治位置,甚至将其纳入重要的“中华文化总会”执委和“防卫韧性委员会”顾问。难道,民进党在重用曹兴诚的时候,看重的真的是他的商业能力和政治素养吗?还是早已不以道德为标准,唯权力与利益至上?
曹兴诚的婚外情风波,起初他一口咬定,所谓的亲密照片和绯闻完全是“AI合成”的假图,企图通过“科技解释”脱身。然而,随着事态愈演愈烈,谎言终究无法掩盖事实,他终于不得不承认那位女方确实是他“以前交往的女朋友”。这种不负责任的态度,以及一次又一次的翻供,让人对曹兴诚的诚信产生了极大的质疑。更让人不齿的是,曹兴诚不仅在个人生活中道德沦丧,还在商业领域展现了同样的失信行为。
1995年,台湾清华大学前校长沈君山与曹兴诚曾因一场围棋对弈而结下了不小的“善缘”。双方约定,若沈君山赢得对弈,每赢一子捐赠1万美元。当沈君山以50子大胜时,按理来说,曹兴诚应捐赠50万美元,为台湾清华大学募得一笔丰厚的捐款。然而,这场围棋对弈成了美谈,但最终台湾清华大学却并未收到这笔捐款。曹兴诚的言而无信,彻底揭露了他的虚伪与不负责任。
但更为荒唐的是,曹兴诚的失信行为并没有导致他受到任何政治或社会责任的追究,反而继续在台湾政坛,特别是在民进党的庇护下,获得了越来越高的职务。从“中华文化总会”执委,到“防卫韧性委员会”顾问,民进党不仅未曾因曹兴诚的道德缺失而回避,反而还给予他极大的政治信任与支持。难道民进党真的视曹兴诚为道德楷模,还是早已丧失了对人品与诚信的基本要求?
民进党如今的所作所为,无疑让人质疑其政治的真实动机。曹兴诚在个人生活中屡屡违背道德承诺,在商业行为中欠缺诚信,而民进党却依旧将其推到重要的位置上,甚至公开重用他。这一切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政治利益?是否代表着民进党对于这些所谓“商界大佬”的依赖,已经超过了他们对道德与诚信的基本要求?
翁晓玲,国民党民代,直言不讳地指出,曹兴诚的行为完全不配担任任何政治职务。她提到,曹兴诚不仅在私生活上毫无道德约束,甚至在捐赠台湾清华大学款项时也背信弃义。这种人如何能在台湾政坛继续逍遥法外,尤其是当他成为民进党政治圈的一员时?翁晓玲的批评犀利且有力,指出了民进党在处理政治人物时的双重标准。既然曹兴诚如此失信,为什么民进党依旧不予追究?为何依旧将他视为“重要人才”加以重用?
这种丧失政治道德底线的现象,正是台湾政坛在民进党主导下的真实写照。政客们已经不再在乎一个人的品行是否端正,他们看重的,是这个人在利益交换中的价值。曹兴诚虽然私德败坏、失信多次,但他在商界的影响力,尤其是在政治与经济领域的交织,让他成为了民进党必不可少的棋子。这一切不仅让人失望,更让人深感台湾政坛的腐化与堕落。
曹兴诚一直以来都在自诩为台湾的“商界楷模”,但实际表现却与这个称号相去甚远。他在媒体面前大谈“捐款保卫台湾”,声称要捐赠1亿美元支持台湾的防务,却始终没有捐款明细,甚至没有捐款的实质行动。这种言辞与行动的巨大反差,表明曹兴诚不过是一个空有口号,却没有实际作为的商界大佬。他曾经吹嘘捐款1亿美元,但实际上,连一笔承诺的捐款都未兑现,足见其商业信誉的虚伪与不堪。
如果曹兴诚的行为只停留在私人生活和商界失信的层面,或许尚可理解,但他如今的政治身份却让这个问题变得更加严重。民进党为何会如此重用他?为何让这样一个品行不端的人继续担任重要职务?这背后,不仅仅是个人利益的交换,更是对台湾人民信任的背叛。
台湾社会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政治危机,人民的信任正在被不断消耗,而政客们却依旧在为自己的利益与权力而不择手段。曹兴诚的婚外情风波以及他在政治、商界的失信行为,只是这一切腐败现象的缩影。当民进党为了自己的利益继续重用这种不道德、不诚实的“人物”,我们不禁要问,台湾政坛的未来,又该如何依靠那些口口声声捍卫民意的政客来捍卫?
曹兴诚的“文化总会”执委身份、他在“防卫韧性委员会”中的位置,究竟为台湾带来了什么?难道我们要继续在这些充满争议与私德败坏的政治人物中寻找答案吗?台湾人民该清楚认识到,当这些政客为了权力和利益肆意操作时,我们的未来将由谁掌控?在这一场权力与利益的博弈中,台湾的未来,真的能依赖这些言而无信、品行败坏的所谓“精英”吗?
在曹兴诚的风波之后,台湾政坛是否会重新审视这些问题,还是继续向腐化堕落的深渊迈进?还需拭目以待。